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学术传播和文献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19-01-27 11:43来源:毕业论文
传播学的起源传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共享、传递一些信息、新闻、知识或者一些事实的过程。传播是人类由来已久的现象,不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科学家们才将传播学系统

传播学的起源“传播”是指人们相互之间交流、共享、传递一些信息、新闻、知识或者一些事实的过程。传播是人类由来已久的现象,不过二十世纪四十年代美国的科学家们才将传播学系统化成一门科学研究,自此传播学得到了快速的发展,传播学的大家不断涌现。哈罗德•拉斯韦尔首先用政治学观点对传播学进行系统的研究,提出传播学研究的基本理论。1948年其拉斯韦尔在《传播社会的组织与功用》提出了“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为后人传播学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拉扎斯菲尔德联合著名社会学家默顿提出了“二级传播理论”,为传播效果、传播机制研究开辟了新道路。霍夫兰首先将心理实验引入传播学的研究,在大量实验的基础上,其提出了“说服的传播模型”等意义重大的理论。美国著名的新闻工作者施拉姆发现了传播学这块“沙漠的绿洲”,并将前人研究的成果加以系统化,使得传播学成为一门独立的学科。33120
2  学术传播及其研究现状
学术传播是传播学的一个分支,学术传播有时也称科学传播或者科学交流( Scientific Communication ),两者含义基本上一致,其最终的表现形式都是信息的交流。科学传播和学术传播有一定的区别,有学者认为学术传播的范畴要更广一些[6]。美国南加州大学 C. L. Borgman[7]教授关于学术传播的定义广为学界接受:所有领域的研究者使用或者传播信息的方式。学术传播包含两种途径,正式传播途径和非正式传播途径。其中正式传播途径指的是经同行严格评审的文献的出版,而非正式途径则指的是学者们私下的交流,有书信来往、参加会议、共同合作等等。学术传播的模式、学术传播效果、以及学术传播网络是学术传播领域的专家主要研究的几个方面[8]。
学术传播模式的研究一直受学界所重视,不少学者在原有体系的基础上进行改进,提出了新的学术传播模式,如Aitchison[9]的信息链模型,Björk[10]运用建模语言建立的Björk模型。随着互联网的发展,网络出版对学术传播产生了极大的影响,针对网络环境下的学术传播,科学家又对原有的学术传播做了改进。Hurd[11]的2020未来模型阐述了电子归档,数字图书馆,聚合,电子杂志,预印本服务器,合作实验室的之间的关系。国内方面主要研究开放存取对学术传播体系的发展,徐丽芳[12]等对开放存取的概念、组成要素、功能、研究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走向进行了梳理研究。
学术传播研究效果的研究主要包括传播效果评价体系,以及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贾二鹏[13]对学术传播效果的评价指标、评价原则以及评估的方法做了研究。而王京山[14]主要从宏观和微观的角度探究了学术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论文网
学术传播的网络研究主要包括引文网络、合作网络以及共词网络。Steven H. Strogatz[15]等定义和探究了基于结点的引文网络传播动力,Makalai Krapivin[16]运用引文网络中常用的主题聚类法研究了Pagerank算法,徐媛媛[17]等运用社会网络分析法构建了学者之间的的引文网络。
3  文献传播及其研究现状
 文献传播是学术传播的重要的组成成分。我国的文献传播学以现代传播学理论为基础,拉斯韦尔的“5W”传播模式和传播“三功能说”[18],传播学鼻祖施拉姆的《大众传播媒介与社会发展》、《传播学概论》等为我国文献传播学的发展提供了理论与方法支持[19]。我国的文献传播学萌芽于20世纪80年代,当时学界对文献传播的论述有所区别,有的提“文献交流”,有的说“知识交流”,有的提文献信息传播。黄宗忠的《文献信息学》、周文骏编著的《文敲交流引论》、朱建亮的《文献信息学引论》、倪波等的《文献学概论》论述文献的社会交流属性;宓浩、黄纯元发表的《知识交流与交流的科学》从图书馆的角度探讨知识交流。 学术传播和文献传播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003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