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关于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研究绿色食品是指种植在无污染的生态环境中,生产或加工全过程标准化,严格控制有害物质含量,符合国家健康安全食品标准,由专门机构认定允许使用绿色食品标志的食品。类似的食品在其他国家被称为有机食品、生态食品或自然食品。因此这里所说的绿色食品消费行为的研究,在国外是相对于这几类食品而言的。消费者行为研究在国外开展的时间比较长,研究相对也更加深入,在这个领域已经得到了很多有价值的实证研究结果。但关于绿色食品的消费者行为的研究尚不多。1971年,Cracco和Rostenne提出了社会-生态型产品的概念,指出是否接受某个产品时要考虑的重要决定因素即不是用户满意,也不是公司的盈利能力,而是环境后果,即是用某产品后给所有人造成影响的总和。Wang、Adams和Hardy根据消费需求和消费者对待环境的不同态度划分出了一个新的消费群体-生态消费者。1996年美国肉委员会对国内1000名成人消费者调查结果也显示,生活方式影响了消费者行为。Collins(1997)的研究表明消费者的生活方式同样也影响其对绿色食品的态度行为。Thompson和Kidwell在1998年研究了美国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得出“家庭中有18周岁以下孩子购买绿色食品的概率更大,但研究生购买的概率却更小。常规食品和绿色食品之间外观上的区别对购买绿色食品的影响在统计上是显著的,可是幅度却不大”的结论。Verbeke(1999)在比利时对320位购肉消费者进行调查表明,与女性消费者相比,男性更关注肉的品质安全,在男性中年龄较大的比青年(小于30)更关注激素问题,同时更关注其它有害物质。Balderjahn、Crosby、Gill and Taylor、Henion、Kassarjain等学者进行过一项研究,希望就是否关心生态问题对消费者行为和投票行为的影响进行评价,研究表明关心生态和消费行为有关但相关程度并不是很高。Loureiro在2001年研究了消费者对“普通苹果”和“有机苹果”之间的选择,研究表明有孩子、环保意识和食品安全意识强的消费者选择有机苹果的概率更大,同时发现生态标志可以激发消费者购买有机食品。Teisl etal(2001)发现,生态标识更可能影响消费者对产品偏好的排序,而非产品之间的选择。名叫J.Walert Thompson的广告机构在1990年进行过一项民意调查,发现最有绿色意识的消费者是教育程度高、收入较高、年龄比较大、崇尚自由的女性;而那些女色意识薄弱的人是那些文化水平低、不关心时事、年纪比较小的男性 (Levin,Gary,1990)。在关于消费者教育、年龄、收入和环保意识的研究中,众多学者的研究结果不尽相同,甚至是矛盾的。6054
2、 国内有关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方面的理论研究
国内对消费者行为的研究相对于国外起步比较晚。20世纪80年代,国内的学者开始研究相关理论,那时的文章和书籍以翻译国外的理论为主。到目前为止,我国关于这方面的理论已经取得了很大的成果,理论需要现实的数据来给以支持,越来越多的学者也已经开展定量方面的研究。
王志刚在2003年的研究指出,绿色食品消费者的购买行为与食品安全意识、绿色食品认知和居住环境等因素有关。但他在研究中发现食品安全关切度与绿色食品消费者购买行程负相关,这似乎有些不太符合常理,还有待验证。张小勇在2004年的研究中指出,对蔬菜安全关切度越高、教育程度越高的消费者购买绿色蔬菜的可能性越大。同时发现,男性较女性购买可能性更大。黄季仲,徐家鹏(2007)对武汉市消费者绿色蔬菜的认知和购买行为的实证分析得出认知水平,支付意愿和收入水平在消费者的购买决策中有着不可忽视的影响。郝利、任爱胜等(2009)对对绿色食品认知与行为的计量经济统计分析得出结论多数消费者对绿色产品标志认识尚不清楚。 绿色食品消费者行为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3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