唇柱苣苔属植物在分类学上是苦苣苔科苦苣苔亚科下的植物,全世界大约有140种,主要分布在尼泊尔、不丹、中国南部、中南半岛、印度、缅甸及印度尼西亚。中国有及其丰富的唇柱苣苔资源,大约占全球的75%左右,同时还有5个变种。分布在西南、华南、东至台湾、浙江和福建, 向北达四川和湖北。其中广西的卡柱苣苔资源最为丰富,有62种之多,和2个变种[1],唇柱苣苔属的植物是多年或者一年生的草本植物,极少数为灌木[5]。36423
苦苣苔科植物的植物具有双子叶,与玄参科的植物具有一些相似的形状,与其具有较近的关系。苦苣苔科的植物全世界范围内分布广泛,据统计该科植物大概有150属3700余种,主要生活在亚洲东部和南部、大洋洲至墨西哥的热带至温带区域、非洲以及欧洲南部等广大的区域之间。而在我国,有资料记载的大概有58属,460种左右,其中在这之间我国特有的有27属375种,其中一半以上为狭域中,不能够引种至其他区域栽培生长[6-8]。由于我国的丰富的物种的资源,以及优厚的地理条件,使我国成为苦苣苔亚科植物分布分化的中心地区,在古代时候,卡柱苣苔的植物就作为药用植物使用。如今,我国的科学家们研究苦苣苔科植物侧重于其科研价值,例如植物分类学、植物的进化过程、植物的分布区域等方面。从这几年的研究趋势来看,学者们已慢慢从科学研究转变为实际应用[9]。在我国古代的南部广大区域中,已经将该科植物作为民间草药使用,同时通过本草的记载,特别在四川少数民族之中,使用得相当广泛。此外,一些花卉爱好者特别喜爱苦苣苔科植物的花朵色艳,叶片奇特,株型饱满的特性。例如该科植物中闻名的观赏物种,非洲堇属Saintpaulia、芒毛苣苔属Aeschynanthus 和大岩桐亚科的大研桐属Sinningia[10]。论文网
而近年来对唇柱苣苔的研究主要集中在其植物学形态,以及栽培管理引种方面。唇柱苣苔属植物具有很显著的观花性状。首先唇柱苣苔属植物的花色主要由两大类,一类是冷色系列的花色,另一类是暖色花色,前者主要由白、粉白、紫色等;后者主要由黄、浅黄、橘黄、橘红等色彩,另外还有一些品种有很高的观赏价值,因其喉部显现出色泽不一的斑点、斑块、条纹;其次是花形,花形有小到不足1 cm 的, 也有达到8 cm以上的大的品种, 但是整体花形都在3~5 cm 范围间, 根据温放对唇柱苣苔观赏性状的评价准则[11],大多数唇柱苣苔属花型都是“优”,口径也属于“优”,最小的为0.2厘米;最大到2.3cm, 多数种类口径在1~1.5 cm 之间;唇柱苣苔属开花的数目较多,通常情况下,一株植物的开花数量一般有240朵,如三苞唇柱苣苔、百寿唇柱苣苔,一般情况下,该属植物大部分种类开花数量达25朵以上,花朵有很高观赏性。唇柱苣苔属植物四季都会开花,但是多数植物集中在每年4-6月和8-10月开花。在适合的环境下,一些种类还能多次开花。所以具有极大的开花潜力[12]。唇柱苣苔在室内进行栽培后,性状得到提高,栽培驯化之后,多数该属植物观赏特性发生巨大改变相比较在野生条件下,具体表现为花期变长或者提前,花的性状更大,花色也更艳丽多变,花梗长且粗壮,株型也更加挺拔饱满,一年四季叶片颜色没有变化。更重要的是抗逆性也获得显著提高,更有利于作为盆栽观赏或者种植花坛[13]。与此同时还包含研究要用唇形苣苔叶片的分化和植物再生,为了建立濒危的药用唇形苣苔再生体系,来提取苯丙素苷类化合物,确定了不定芽诱导的最适培养基、最佳继代增殖培养基、最适合的生根培养基,发现了适宜的再生体系,为种植资源的保护和利用提供了条件[14]。也有高温胁迫对烟叶唇柱苣苔形态造成严重影响的研究,在半致死温度条件下,随着时间的延长,SOD会产生变化,最后自身的保护机制无法抵御胁迫,对自身会造成不可逆的伤害[15]。 唇柱苣苔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48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