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依赖1.手机依赖的概念手机依赖,也称手机焦虑症、手机成瘾、问题性手机使用、手机综合征。对于手机依赖概念的界定,目前国内外学术界还没有达成一个统一的共识。
从已找到的外文文献当中,笔者并没有发现关于手机依赖概念的明确界定。但国外研究者普遍接受手机依赖是一种类似于成瘾的行为的观点,认为手机依赖表现为一种无法控制手机使用的冲动性,且伴随出现了戒断反应,对部分个体的身心、社会功能造成负面影响,应引起社会大众的关注。38522
国内方面,有的研究者主张把手机依赖看作一种社会现象,基于此观点界定手机依赖为:使用手机(短信息)作为其人际互动主要手段的群体,存在强烈的、持续的需求感和依赖感的心理和行为[1]。另有一些研究者不同意将手机依赖视为社会现象,他们依据手机依赖的表现、症状,将手机依赖归于心理疾病的一种。如:梁娜、杨烁在他们对80后大学生手机依赖的调查中,认为手机依赖是一种期待、焦虑,具体表现为心理依赖和心理渴求[2]。黄林娟参照成瘾行为的概念界定,提出她的主张:手机依赖是个体因为反复过度使用手机导致的一种精神行为障碍,表现为认知、行为和生理症状群,导致其生理、心理、社会功能明显受损[3]。也有研究者从其他不同的视角对手机依赖进行界定。如:师建国从医学角度出发,将手机依赖视为个体因为使用手机行为失控,导致其生理、心理和社会功能明显受损的痴迷状态[4]。论文网
本文借鉴国内已有的手机依赖的概念界定,将其定义为由于过度地、不适当地使用手机而导致个体身心受损、社会功能削弱的成瘾现象。
2.手机依赖的相关研究
国外关于手机依赖的研究多集中在了解手机使用和依赖状况。譬如:日本的Kawasaki和Tanei等对大学生和高中生的手机依赖调查结果显示,大学生的手机依赖倾向比高中生更普遍[5]。Louis Leung博士对青少年进行的调查发现,高中生手机依赖具有以下几个典型症状:一、效率降低;二、焦虑与渴望;三、控制力下降,抱怨增加;四、回避或逃避[6]。也有少数的研究考察了其他心理因素与手机依赖的关系。Billieux、Linden和Rochat的研究表明,在手机使用中,冲动行为的各个构成要素(包括缺乏预设、感觉寻求、难以持续和急迫性)都具有特定的作用,其中急迫性能最佳地预测病理性手机使用[7]。
近年来,国内对手机依赖的研究逐渐增多。部分研究者就手机依赖与一些心理变量(如人格特征、焦虑等)的关系进行了研究。根据陈少华、陈少惠等的研究结果,可以发现手机短信的使用与人格特征的各文度存在不同程度的关系,且显著相关,如人格特征中宜人性越高的人使用短信的比例更高[8]。朱其志、宫佳等的研究表明,大多数大学生强烈依赖手机短信,其短信交往行为与焦虑状况相关显著[9]。也有学者对手机依赖的产生原因、机制及防治方法进行了一定的探讨。韩登亮、齐志斐指出,手机依赖的形成更多需要从大学生自身的因素入手,这些因素主要包括:从众心理、对信息的渴望、情绪迁移、追求时尚等[10]。朱立峰探讨了手机依赖的某一方面(手机上网成瘾)的原因,主张手机上网的特殊特点、政府和运营商相关政策的推动、手机的普及以及部分大学生人际交往的不顺利导致了大学生手机上网成瘾[11]。对于手机依赖的发病机制,黄林娟在其研究中加以了说明,指出青少年手机依赖是生物、心理、社会三大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基于此,她提出手机依赖的预防可以从家庭、学校、社会三个方面入手[3]。 手机依赖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3752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