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弈理论中合作行为的研究现状霍荣棉、马剑虹和刘谞通过对大学生做的情境模拟实验结果发现相互依赖关系作为一种情境结构能够激活相应的社会动机是通过影响互动双方间的社会动机和信任信念影响合作行为的,并且影响被试对合作方的信任信念,被试的社会动机和信任信念都能够影响其合作行为,但是由于结构化情境中社会动机的策略性,信任信念对合作行为的解释度更高[6];郑璞、俞国良和郑友富,利用信任游戏考察242位小学3-6年级儿童在经济活动中信任的发展状况,结果表明:在游戏中,儿童的信任在年级、不同情境和不同性别上都有显著差异[7];朱莉琪等人利用博弈游戏对儿童的决策行为进行研究,发现随着儿童年龄的增长,他们分配给对方的金额呈上升趋势,即公平和分享行为随年龄增加[8];早期国内的其他一些关于儿童合作行为,庞文国、程学超发现,9-16岁儿童随着年龄的增长,合作的倾向越来越小,但总体呈上升趋势[9];陈会昌等研究了我国7-11岁儿童分享行为的发展,他们也发现,五年级儿童的分享行为比三年级有显著下降[10]。由于前人关于儿童合作行为的研究都是基于不同的博弈范式且结果各有不同,所以本研究结合信托博弈和两难博弈的范式对信任对儿童的合作行为的影响进行研究,希望对儿童的合作行为的研究有实质性的补充。41136
2信任在社会两难问题中的研究现状
Deutsch等人最早将信任引人社会两难的研究,发现信任能够影响博弈者的合作行为。Dawes对公共财务两难博弈的动机研究中,通过改变博弈的支付结构提出了一种“半困境”的研究范式,分为“无害怕”和“无贪婪”两种情境,其目的是分离害怕和贪婪。研究发现,在没有害怕或贪婪的情况下,被试的合作水平都提高了。Toshio Yamagishi等人的研究表明,信任水平低的被试也可能会合作,合作水平高的被试信任水平也不一定就很高。研究还发现合作动机高的个体更倾向于信任对方;合作动机较高时,不确定性增高个体对他人的信任也增高,合作动机较低时,不确定性增高个体对他人的信任降低;Cook等人采用重复信托博弈范式进行的研究,发现风险承担是重复信托博弈中建立信任的必要机制。信托博弈中,博弈双方在开始时并不了解对方,重复博弈提供了一个信任关系能带来更多长远利益但同时在不清楚对方是否合作的条件下需要承担损失风险的情境,而此时的信任就是基于初始信任,而后博弈者在博弈中由于经验的积累而形成的经验就是基于经验的信任[11]。马剑虹等人对信任的研究发现,基于经验的信任是以初始信任为基点建立起来的,初始信任对基于经验的信任的建立具有一定的影响,但是它对合作行为的作用远不如随后的基于经验的信任[12]。论文网
3社会两难中关于合作的理论观点
对于社会两难问题中的合作行为心理学研究者从不同的方面提出了不同的理论:(1)对合作决策进行解释时,经典的理论是建立在理性人假设上的期望效用理论,认为所谓期望效用就是收益与实现收益的可能性(概率)的乘积,而人们在结果的实现不确定的情况下,通常会选择给他带来“期望效用”最大的策略。(2)其他研究者对期望效用理论该理论进行了扩展,提出前景理论。前景理论认为面对不确定性,人们在决策时会显得相对保守,人们会夸大自己做出的合作决策,忽略自己的背信决策,一般情况下,人们都倾向于认同自己是一个合作者,而不是背信者。(3)现在的偏好理论认为偏好存在关联效应,一个人在做决策时,往往会受到这个决策之前某个决策的“关联”影响,从而使最终的偏好选择产生偏差,甚至出现选择反转。(4)也有研究者从人们互惠性的角度提出了合作的理论基础。研究者认为互惠性是人类的行为动机之一,社会中真正存在着一些“公平人”,他们不同于上述理论中的理性和利己,而是常常表现出互惠、利他、无私和合作的行为。(5)社会认同理论认为,社会认同是“个人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的成员所带来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而社会认同能增加群体内的合作行为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普遍存在的归属感;二是群体偏好[13]。 博弈理论中合作行为的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4109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