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存货质押业务中,关于存货质押的内涵,包括业务的演化历史、业务模式和业务流程,国外学者中,Albert[1]、Dunham[2]、Harold[3]等总结了20世纪50年代以前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法律氛围、业务模式、仓储方式、监控方式和流程。Eisenstadt[4]对美国的存货质押贷款做了综述研究。Guttentag[5]介绍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模式在20世纪50~60年代的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业务模式、控制方式和优缺点。Buzacott[6]考虑了存货质押下的库存管理。国内学者冯耕中[7]提出库存商品融资概念以及业务创新模式、任文超提出物资银行概念、朱道立[8]提出融通仓概念、李毅学[9]介绍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演化路。(二)存货质押流动性风险7888
为了保证存货质押业务的顺利开展,银行或第三方物流企业应能够有效地监控质押存货价值的波动, 并对违约借款企业的质押存货进行及时变现清偿, 以规避风险。因此当存货商品市场波幅较大,且质物的收益率为非正态分布时,如何准确度量存货的流动性风险及合理确定质押融资业务的质押率就成为该项业务的技术难题,对物流企业的市场风险和流动性风险管理水平提出了挑战。
在存货质押融资研究中,国外学者对质押物的研究多集中在定性分析上,定量分析占少数。近年来国对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研究中,国内学者针对流动性风险进行了部分定量研究。李毅学等[10]研究标准存货的贷款价值比率的确定时,有考虑清算延迟和流动性风险的影响,但是没有提出度量流动性风险的方法。宋逢明等[11]用变现时间作为指标来度量股票市场的流动性,该指标综合考虑股票的换手率和流通市值等外生流动性和持仓量等内生流动性。吴冲锋等[12]对换手率指标进行了改进,考虑了价格波动因素,提出了市场有效流速的概念和模型。陈宝峰[13]等在此基础上构造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模型,该模型中变现价格是假定的,但由于变现时间模型过于简单,可能导致实际度量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存在较大偏差,并且涉及到的一些数据在存货质押融资业务实践过程中无法采集,因此该模型存在一定局限性。
其中,韩钢,李随成[14]对质押物的变现模型进行研究,假定变现价格服从几何布朗运动,变现时间为最优变现策略下的时间,采用L-VaR方法来构造业务风险的模型,并且给出期望收益模型,给出案例分析,供银行清晰判断这笔贷款业务的风险,为我国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实践提供理论上的支持。
陈宝峰,冯耕中,李毅学[15]提出了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构成以及形成机理,构造了在质押期间内质押的存货的价值风险度量模型以及对影响存货价值风险的因素进行了敏感性分析,为控制存货质押融资业务的价值风险提供了理论上的参考。
(三)信贷合约设计
信贷理论的最新进展以及发达国家商业银行的实践表明,对于中小企业信贷活动中的成本和风险,金融机构是可以利用动态连续交易策略、客户集合信贷方式、产品组合信贷方式以及供应链融资等创新服务模式加以解决的。在存货融资的信贷合约设计上,王文辉[16]研究了集中决策和分散决策下的信贷合约设计中贷款价值比率和贷款利率的确定,张媛媛[17]研究借款企业和银行合作、不合作下的贷款价值比率的确定、物流企业和银行合作下的贷款价值比率的确定、价格波动下的贷款价值比率和平仓比率的确定。李毅学[18]研究了委托监管下、统一授信模式下、委托严密监控下、价格随机波动下的贷款价值比率确定。李娟[19]等从定性角度提出了解决存货质押融资中委托代理问题应采取的对策。徐鹏[20]等提出了融通仓模式下银行采用激励与监督相结合能够使物流企业更加努力工作的结论,分析了多个物流企业参与存货质押业务且业绩可观测情况下银行对物流企业的激励。 存货质押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6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