银行业的盈余管理分析研究对提高银行业的盈余管理有着重要的作用,国内外学者都在积极深入的研究影响银行业盈余管理的各种因素。
盈余管理的国内研究现状57889
1994年,国内金融体制变革,四大知名银行逐步向真实的商业银行改变,特别是中国入了世贸组织以后,国内银行业面临着前所未有的竞争,对银行业盈余管理的研究与分析也在逐步的增强。田汉卿、孙礼照两位专家,统计了国内国有银行税前ROA和ROE,并与海外银行相比较,对非利息收入、净利息收入、贷款呆账准备金做了统计比较;范晓清、白娜两位学者,将公有银行的盈利性标准与国外银行相比较,分别做了安尔伯茨和杜邦两种模型的财务剖析;朱南、卓贤和董屹针三位学者,通过 DEA分析国有银行的利润效率,提出了精简人员的建议;刘渝东1999年通过对四大国有银行从1991年到1997年资产收益率的趋向阐述和因素分析,发现了由于非利息支出增加过多、营业税率的调高和利差降低的原因,四大国有银行的盈余管理正在持续下降。他认为,想要扭转四大国有银行盈余管理不断下降的情况:(1)四大国有银行采取高效的成本控制方法(2)政府也要对利率和税率进行不断的调整,鼓励四大国有银行的政策性创新。宋克玉学者,对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盈余管理进行分析后,指出了存贷比例的失调和中间业务发展的缓慢,是我国目前国有银行盈余管理低下的两个主要原因,而要想提高国有银行的盈余管理,必须要将存贷比例调整恰当、大力发展银行的中间业务、不断开展金融创新。
邵锦华学者,完成了国有银行盈余管理体系的建立,包括费用支出、盈利水平、组织结构的合理性和组织管理效率。运用定性分析法和定量分析法,研究了转变时期内国有银行的盈利水平及其影响因素。与上面的研究不同,邵锦华学者又指出,国有银行的盈余管理低下论文网,不仅仅是财务问题,也有经营管理制度上的问题。金融产品的盈余管理低下,经营制度的不完善,金融产品的创新能力低下,组织结构设置的不合理,都造成了国有银行盈余管理的低下。
盈余管理的国外研究现状
国外的商业银行对盈余管理的比较成熟的理论研究里面,主要集中在对银行效率变化、市场结构变动的研究。比如1985年Smirlock M,研究了美国2700家商业银行,分析了利润率和市场结构的关系问题。因为商业银行的盈余管理,是公司竞争力的核心部分,而在不断降低风险的基础上,如何增强商业银行自身的盈余管理,是增强商业银行竞争能力的关键。只有使商业银行本身的竞争力得到比较大的提升,才能促使其盈余管理的不断提升。美国哈佛大学商学院的Michael E Porte,是竞争能力研究的领军者。他觉得,确定一个公司盈余管理的根本的因素,是公司所在的行业的吸引力。而著名的管理学家波特教授提出的五种竞争作用力(产业内现有竞争对手之间的竞争力、新进入者的威胁力、替代产品的威胁力、卖方(客户)的侃价能力、供应商的侃价能力)。以上的几大“力”决定了行业中公司获取利润的能力。
盈余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6272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