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当前国内外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现状来看,以美国为代表的技术发达国家,图像融合技术遥遥领先。国外具有代表性的两家研究机构是法国电子学与应用物理学实验室 和美国从MIT林肯实验室。
法国电子学与应用物理学实验室成功的研制出微光与红外的双谱假彩色图像处理 系统,该系统在3 ×10-3Lux的微光条件下的对比度实验表明,彩色系统在监视器上给 出了比单色系统清晰得多的图像。但是,这种彩色CCD摄像机采用了双镜头方案,因此存在着视差,以及校正视差带来的一系列问题。61567
美国从MIT林肯实验室的双谱融合实验釆用了波长为0.6〜0.95µm的波长较短的红外波段与波长为7.5〜13µm的波长较长的红外波段。短波红外波段图像由夜视镜 (NVGs)中的三代像增强器耦合到传统CCD中获得,长波红外波段由采用非制冷热成像阵列的前视红外系统获得。微光与红外两个图像传感器分别采集来自同一视场的同一景物。
目前,国内有关图像融合技术的研究主要还处于算法理论研究阶段,有关实用图像融合系统的研制和开发也在进行中。北京理工大学是国内最早开展系统性图像融合技术研究的单位。近年来主要致力于图像融合实时系统的研发,这种融合系统的研发不仅要求高速的数字图像处理硬件平台支持,而且涉及到对融合算法有一定针对性的改进和优化方案的研究。
参考文献
[1]高稚允等. 一种可实时化的多光谱图像融合系统[J]. 光学技术. 1995. 4:13-16
[2]蔡晓瑜, 高稚允, 周立伟. 基于假彩色的多重图像融合[J]. 北京理工大学学报. 1997(10):645-649
[3]柏连发, 陈钱, 孔捷, 张保民. 红外与微光图像融合技术研究[J]. 红外与毫米 波学报. 1999 (1):47-52
[4]孔捷, 刘玉凤, 柏连发. 双谱假彩色微光电视系统原理与技术研究[J]. 南京理 工大学学报. 1997(12): Vol.21, No.6
[5]王利平, 孙绍媛, 陈钱, 张保民. 微光图像特征分析及图像融和技术研究[J]. 红外与毫米. 2000(8): vol 19,No 4
[6]倪国强.多波段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及其新发展I[J]. 光电子信息与技术. 2001. Vol.14,No.5: 11-17
[7]倪国强. 多波段图像融合算法研究及其新发展II[J]. 光电子技术与信息. 2001 Vol.14,No.6: 1-6
[8]王岭雪, 金伟其, 刘广荣, 何玉青, 张建勇. 夜视图像的彩色融合方法综述[J]. 红外技术. 2002, Vol.24,No.2: 9-13
[9]王忆锋, 张海联. 夜视图像融合研究的进展[J]. 红外与激光工程. 1998 (2):29-32
[10]李敏. 脉冲红外激光注视夜视技术研究[J]. 学位论文. 南京理工大学. 2004
[11]李康,刘志镜,余斌,尹毅峰 彩色图像融合算法与技术的研究[J] 2001,Vol.21,No.8
[12]姜庆娟,谭景信 像素级图像融合方法与选择[J] 计算机工程与应用 2003。25
[13]Waxman A M, Fay D A, Gove A N et.al. Color night vision: oppnent processing in the fusion of visible and IR imagery[J]. Neural Net. 1997(1):1-6
[14]Allen M. Waxman, Alan N Gove. Progress on color night vision: visible/IR fusion, perception & search, and low-light CCD imaging[J]. SPIE. 1996 (2736): 96-107
[15]Aguilar, D. A. Fay. Real-time fusion of low-light CCD and uncooled IR imagery for color night vision. [J] SPIE. 1998(3364) : 124-135
国内外图像融合技术的发展研究现状和参考文献: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6738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