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红外制导技术的发展,许多先进武器已经装备了新型的面源红外诱饵,其结构组成和光谱特性与传统的点源红外诱饵都有显著差异。二者的差异主要体现在两方面。一是其结构组成形式不同。对于传统的点源红外诱饵,是将红外诱饵剂压制为长方体结构,构成一个整体,它被投射出去以后,是从外到内逐渐燃烧的;而面源红外诱饵装填了许多发火箔片,每个箔片又有许多的孔,这样便于自然,大量箔片被投射出去后,会在空间散开,并覆盖更大的空间面积,构成面源红外诱饵。二是其辐射光谱的差别,传统的红外诱饵不仅能覆盖红外的波段,还可以覆盖可见光的波段,同时燃烧时伴随产生许多可见烟雾;由面源红外诱饵投射箔片而形成的云团,是一种遇到氧气便发热的红外辐射面源,它能够模仿机载的光谱和运动特征,还可以掩蔽可见光[6,7]。63834
目前,国外正在研制的面源诱饵弹主要有以下几种:(1)德国巴克·韦尔克公司(Buck Werk)生产的“巨人”(DM19)红外诱惑弹(美国称之为Mk245 Mod)与北约“海蚊”(Sea Gnat)系统兼容;(2)瑞典赛尔休斯技术公司研制的BOL红外诱饵弹投放系统;(3)美国MJU系列红外诱饵弹;(4)美国于2003年启动的微型诱饵弹研究项目;(5)英国Mk251式主动诱饵弹(ADR);(6)瑞典直升机所装备的高效双频红外诱饵自保护系统;(7)美国雷神公司生产的ADM160B型空射诱饵弹(MALD)[8]。下面举例介绍3种具有不同原理的红外面源诱饵弹。德国“巨人”、美国MJU系列红外诱饵弹和英国皇家海军的主动诱饵弹是各种红外诱饵弹的鲜明代表。
德国“巨人”红外诱饵弹的工作原理是,按特定的时间间隔(最大达20s),将由发射炮推进的5枚红外诱饵弹发射到离保护目标一定远的距离上,使寻的器的视场离开目标舰。每枚诱饵弹包含热烟混合物(8~14µm )、灼热微粒(3~5µm)和气态辐射(4.1~ 4.5µm)等3部分有效载荷。这些有效载荷可模拟舰体、烟囱和羽烟的辐射特征。
美国的MJU48B型红外诱饵弹是利用新材料产生红外辐射的。除了使用传统的燃烧型MAGTEF材料之外,它还使用了合金表面公司发明的自燃材料。这种自燃材料可通过氧化(非燃烧)产生红外辐射。
英国Mk251式主动诱饵弹由使诱饵弹飞离舰船的火箭发动机、两级降落伞系统以及用于探测和对抗导弹威胁的先进电子部件有效载荷3个主要部件组成。当舰船侦察设备识别出来袭导弹时,系统将会自动选择适当的发射筒进行发射,并设定降落伞自动展开的时间,使主动诱饵弹在最佳位置展开和悬挂在空中,以诱骗来袭导弹。同时,主动诱饵弹还可以发射电磁信号,诱骗雷达末制导导弹,并诱使来袭导弹飞向诱饵弹而远离舰船。论文网
国内研究现状
国内对于红外诱饵剂的研究起步相对较晚,配方的研究以及实际运用与国外相比较均有一定差距。
国内对于红外诱饵剂的研究开始于20世纪80年代左右。研究红外诱饵的实用波段在不断的扩大,由一开始的1~3μm、3~5μm逐步扩展到8~14μm波段。国内已经有部分学者对红外诱饵剂进行研究,已经为相应的军用工事装配上了红外诱饵,但主要还是以点源诱饵为主,点源性红外诱饵主要使用模具对其加压成为柱状药剂,其中粘合剂的使用较为单一,以氟橡胶为主。目前国内对面源诱饵还处在研究和探索阶段。
(1)王方玉从理论上论述了红外诱饵弹中药剂的组成、性能和配比,通过理论计算结果分析药剂的组成。为确定红外诱饵干扰点源红外寻的制导导弹的药剂配方提供依据[9]。(2)杨东升和戴冠中根据能量守恒定律、黑体辐射定律和玻尔兹曼定律对红外诱饵辐射的计算模型进行了推导,分析了影响其辐射特性的高度和速度特性,并据此修正了红外诱饵辐射的计算模型。还给出了两种典型形状(长方体和圆柱体)红外诱饵关于质量燃烧速率的计算公式[10]。(3)陈明华和马桂海在镁与聚四氟乙烯混合物中加入不同含量的碳纤维,发现随着碳纤维含量的增加,燃烧速度和红外辐射强度迅速增加;通过分析确定了导温系数随着碳纤维含量增加而提高,进而使燃烧速度加快,使得红外辐射强度的增加[11]。(4)陈明华,焦清介和温玉全通过分析确定了导温系数是影响燃烧速度的主要因素,而碳是影响红外辐射强度的主要物质[12]。(5)南京理工大学对此也进行相关的研究,林瑞中向面源诱饵配方中加入碳纤维然后对配方进行设计以及对燃烧产物进行研究,对药剂的配方、配方中各成分所占的比重以及其红外性能的研究均有一定的进展。 面源诱饵弹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061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