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研究现状 >

稀土固废放射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

时间:2021-03-18 20:01来源:毕业论文
稀土矿是伴生放射性矿物,随着稀土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伴生的放射性核素被浓集、迁移、扩散和重新分布,最终大部分进入到固体废物中。随着稀土行业的迅猛发展,稀土开发利用

稀土矿是伴生放射性矿物,随着稀土的开采、冶炼和加工,伴生的放射性核素被浓集、迁移、扩散和重新分布,最终大部分进入到固体废物中。随着稀土行业的迅猛发展,稀土开发利用中的放射性污染问题已引起国内外不少学者的广泛关注。64558

上海医科大学放射医学研究所的赵淑权[5]等人,用半导体γ谱仪,分析测定了三种典型的稀土原生矿物(离子吸附性稀土矿、氟碳铈镧矿和独居石)及其它矿物生产的稀土产品中γ放射性核素的组成,并绘制了能量-效率刻度曲线,计算了稀土产品中227Ac、226Ra、228Ra、138La等放射性核素的含量。分析结果表明:离子吸附性矿属锕系,比活度最低;氟碳铈镧矿属钍系,比活度其次;独居石则属铀系、钍系和锕系三者的混合,组成成分复杂,比活度最强。论文网

包头市辐射环境管理处白丽娜[6]等人查清唯一产生放射性废渣的稀土酸法、碱法生产中放射性钍元素的投入、迁移转化系数及放射性废物产生量,测定环境中放射性钍的含量,对含放射性废水的黄河及四道沙河流域、地下水饮用水源污染,稀土工业区局部大气、土壤环境进行监测。提出了防治污染的管理措施和工程措施。

帅震清[7]等人对稀土材料、产品、废渣、废水中的放射性核素钍利用中子活化技术与高纯锗γ谱仪作了分析,研究了稀土开发中钍的分布规律,探讨了钍在土壤中的迁移方式及向农作物中的转移系数,估算了含钍废水通过食物链对公众产生的辐射剂量。对7种伴生矿的放射性含量的分析测试表明稀土精矿的天然放射性含量高达2.9×104~6.7×104Bq/kg[5],并给出了四川攀西地区各种类型的稀土产品的放射性含量。

通过分析四川省稀土开发利用中放射性污染的状况,王敏[8]等人从放射性环境保护的角度对废渣、废气、废水三类样品进行了放射性检测和分析,得出了四川省稀土开发利用工程中所产生的放射性污染现状。结果表明:放射性污染主要存在于固体废弃物中,其总放射性比活度均不大于4×106Bq/kg,按国标GB18871-2002《电离辐射防护与辐射源安全基本标准》[9]的规定,属于低放射性废物,应对其妥善处理。

国外学者对放射性核素的污染研究主要集中在核能开发利用过程所产生的中高放锕系元素、中子活化产物以及因核事故大量释放到环境中的核素方面,如238U、226Ra、239Pu、137Cs、90Sr、241Am等,开展得比较多的是这些核素在土壤和岩石等介质中的迁移行为研究,并估算了对公众所致剂量,由此得出放射性污染造成的辐射危害。

我国天然稀土原矿在种类、成分和结构方面存在着较大差异,由此在采选、冶炼、加工工业上所采用的工业也不一样,从而使得稀土开发利用过程中产生的固体废弃物的种类、组分、放射性水平等方面也存在着巨大差异。因此开展稀土废渣中放射性水平的调查研究对于了解不同废渣放射性污染水平,制定稀土废渣的排放限值,建立稀土废渣的处理及处置制度,制定稀土固体废物的综合利用工艺技术方法都是必要的。

稀土固废放射污染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1816.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