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4年,徐欣明等[3]于无溶剂条件下,催化氯化1-甲基-3-羟乙基咪唑盐为催化剂,80 ℃下成功催化亚甲基物与芳醛进行Knoevenagel缩合反应,产生相应的E-式烯烃。在条件温的中性条件下进行反应,高产率而且操作简单处理方便。67019
2005年,罗慧谋等[4]研究了纤维素的溶解性能与离子液体之间的关系。功能化离子液体氯化1-(2-羟乙基)-3-甲基咪唑盐是一种新型良溶剂,溶解能力在65 ℃为4%~6%。再生纤维素是通过添加去离子水获得的。通过XRD,FT-IR及TGA等检测进行表征, XRD与IR显示,功能化离子液体是直接溶液, TGA数据显示热失重残留物稍有增加,热稳定性略有下降。初步探讨了溶解机理。
2006年,易封萍等[5]采用微波辐照条件,1-(2-羟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由氯乙醇、甲基咪唑及四氟硼酸钠当作原料合成,看做液态载体,乙酰乙酸乙酯与其反应获得的产物随后和醋酸铵、各种芳香醛和Meldrum酸进行反应,用甲醇钠温和的进行切割反应,获得了高产量且高纯度的3,4-二氢吡啶酮衍生物,不用对目标化合物进行色谱纯化处理,产率84%~93%,纯度94%~98%。最少可以重复使用6次。是一种高效组合关于3,4-二氢吡啶酮衍生物的化学合成的方法。
2007年,杨文龙等[6]通过合成了含酰胺的咪唑型离子液体,达到51.7%~74.2%的总收率。采用1 HNMR、FTIR、元素分析、TG、DSC、溶解性、黏度与电化学等进行表征,全面的对其物理性质及构成进行表征。结果显示:酰胺功能化咪唑型离子液体有宽电化学窗口、高热稳定性、低凝固点等特征,而且拥有良好的溶解性在极性溶剂中。研究在缩醛(酮)化反应中应用四氟硼酸盐离子液体,得到更好的结果,提升转化率2%~17%。论文网
2008年,资炎等[7]将酸性离子液体当作催化剂,催化生成柠檬酸三丁脂,结果表明,此催化剂具有产品色泽浅、高催化活性、易于分离、简单的后处理、循环利用效率好及容易再生等优点。挑选了催化活性最好的离子液体,作为催化剂,研究了酯化及其反应条件的关系;提供了一种新的很有发展前景的绿色合成方法。
2009年,朱立业等[8]采用两步法合成了含酯基官能团的四氟硼酸盐,通过各种结构分析对其进行了结构表征,确定了该合成方法的可行性;研究基本物化性质和稳定性、溶解和黏温性、熔点与吸湿性,和其它四氟硼酸盐比较,发现含烷基咪唑类传统离子液体插入官能团会显现不同特性。有利于进一步研究功能化离子液体的摩擦学。
2010年,尹万香等[9]用正辛酸和苯甲醇合成含有丙烷磺酸基团的辛酸苄酯。吡啶类及咪唑类离子液体当作催化剂,研究了其阴、阳离子和催化活性的关系。将[PSPy]HSO4当作催化剂,考察了反应温度和时间、酸醇的摩尔比、催化剂用量等和酯化率的关系,实验结果表明,正辛醇的19%(摩尔分数)用来当催化剂, 125 ℃反应2.5h,酯化率95.2%;此外,10次催化后,酯化率达94.2%。
2013年,李满等[10]以碳-杂原子键为主干,阐述了最新研究进展,包括了酸性离子液体、金属有机功能化离子液体、碱性离子液体、手性离子液体、酸碱双功能离子液体等多种类型的功能化离子液体。
2014年,周瑜等[11]用杂多酸盐催化乙二醇和醛(酮)的缩合反应,样品通过1 H NMR、FTIR、电喷雾质谱仪等进行了表征。研究不相同催化剂的用量、适用性与多次使用的性能。结果显示:这类催化剂是离子型固体化合物,仅溶于强极性体系,熔点100~200 ℃。弱极性反应中出现催化剂的相分离现象,有着催化性能好,复用性能稳定、回收简单,回收率高的优点。 离子液体的应用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509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