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行人行为特性的研究属于行人交通研究理论范畴。有关行人交 通流的研究始于 20 世纪 50 年代,晚于车辆特征交通流的研究。较之车辆特性,行人 交通特性具有灵活性和复杂性的特点。灵活性是指车辆始终是在道路内行驶,但是行 人行走的路径往往非常随意;复杂性则是行人的出行目的和出行方式千差万别,造成 了考虑的因素无限扩展。这使得行人交通特性的研究更加复杂,更有挑战性。如今发 展城市轨道交通成为解决城市路面交通拥挤的重要途径,随着以安全、高效、舒适为 目的的行人步行环境规划理论研究成为近年来研究的热点,轨道交通枢纽站内行人特 征研究成为整个行人交通流研究中不可或缺的内容。68533
在研究初期,研究人员将主要精力放在搭建行人交通流理论的整体框架,即从宏 观方面观测行人流特性,构建了速度、流量与密度的回归分析模型以及排队模型,并 提出了环境服务水平的分层概念和行人配套设施的设计要点,为设计者设计整套行人 设施以及人行道线路规划提供参考性意见。但由于此时研究偏向宏观层面,初期的模
型受制于理论系统的空白,将一些复杂的因素理想化或是直接忽略,导致这一时期的 各类模型在遇到行人设施使用所产生的实际问题后,往往无法切实的解决问题。为改 变这一现状,研究者逐步将侧重点放在深层次探究行人交通流内的复杂因素,以求能 够准确分析行走环境的服务能力和详细评估人行道、客运站的设计方案。上世纪 90 年代初,随着各类设备的检测能力有了一个质的飞跃,以及计算机模拟技术的成熟, 研究者有了足够的外部条件进行微观层面的行人交通流研究。在对行人个体出行特征 的数据采集和汇总建模基础上,利用统计学方法建立了一系列适用性更广泛的模型如 连续介质模型和多体系统动力学模型,或者是从底层搭建平台来开发行人交通流特性 仿真模拟软件。这类模型的适用范围更广,微观的精确性也有了明显提升,对一些人 流量密集大的公共交通设施的行人特性分析起到了指导性作用。论文网
国外近 20 年来有关行人特性的研究分为几个重要时间节点:1993 年于伦敦举办 的拥挤安全工程国际会议(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engineering for crowd safety)可以说是整个行人交通流研究迈入正轨的标志。随后,又举办了多次相关的 国际学术会议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2001 年 4 月于德国杜伊斯堡召开了第一届“行人 及疏散动态学大会”(Conference on Pedestrian and Evacuation Dynamics, 简称 PED),并出版了会议论文集。第二届 PED 大会于 2003 年 8 月于伦敦召开,第三届 PED 大会于 2005 年 9 月召开[3]。这一系列的大型国际学术交流会议表明行人交通研究逐渐 成为一门独立的交通研究子学科。同时,一些学者也为行人交通流研究做出了突出贡 献,例如荷兰交通研究所的成员 Winnie Daamen 和 Serge P. Hoogendoorn,他们两 位学者的研究很具有代表性。
国内关注行人特性研究的目的主要在于为突发情况下提供安全疏散方案,并且为 解决“中国式过街”问题提供数据支持,而对于交通枢纽站内的行人交通流研究,是 近几年由于城市轨道交通的发展和路面交通逐渐饱和才开始被关注的,国内现在的研 究还是以搜集数据进行初始分析为主,虽然有一些模型的建立,但是往往不够细致完 善,不能成为体系。尽管如此,枢纽站的行人特性的研究工作还是取得了满意的效果, 其中北京交通大学[4] [5]和吉林大学[6] [7]的一批学者们的研究工作尤为突出,他们为城 市轨道交通枢纽乘客建立了集散模型、仿真算法、乘客与环境交互理论和行为模型, 当然其中的数据应该主要是以北方城市轨道交通枢纽站行人特性为主,南方城市的数 据近几年也由上海大学[8]的学者进行采集分析。总体来说国内对交通枢纽站行人特性 研究的研究来说还是拥有良好发展前景的。 城市轨道交通枢纽行人行为特性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710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