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磁辐射是指以电磁波形式通过空间传播的能量流,且限于非电离辐射。电力系统的高压输变电中产生电磁辐射(主要为50Hz/60Hz低频,有别于高频电磁波),电磁辐射主要是指高压输电线路和变电站的高压电力设备所产生的辐射。9163
关于超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问题,美国学者早在1972年500kV输电线路开始应用的时候就提出来了。超高压输电线路引起电磁辐射问题的主要来源是:输电线路导体上的高电压与大电流所产生的强电场和磁场,线路导体表面电晕放电引起的各种频率的杂波。国外对高压输电线路的电磁辐射问题已经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并在电磁辐射污染和环境方面制定了一些相应的标准,以限制高压输电线路产生的电磁场干扰,如日本在 1976 年修改的电气设备技术标准第 112 条第 3 项明确指出,考虑对人体的影响,规定在离地面高度为1m处的电场强度应为3kV/m以下。在美国电气安全规范(NESC)等文件中虽没有明确规定超高压输电线路下的电场强度允许值,但是通常取 8~10kV/m[2]。1982 年,国际大电网会议(CIGRE)第 36.01 工作组组织九个国家的专家编写了《输电系统产生的电场和磁场——现象描述、实用计算导则》[3],该书总结了各国关于电力系统静电感应的计算、测试技术以及工频电场对生态是否存在影响的较为一致的看法,该导则具有重大意义。国外学者还采用数值模拟方法进一步研究输电线路周围电磁场,B.Y.LEE等人提出了用有限长电荷模拟传输线产生的三文电场[4];Alberto Geri 等人基于离散近似的毕奥•沙伐定理计算了输电线路周围的三文磁场[5];P.Sarma Maruvada等人基于 Monte Carlo 法,提出传输线磁场对沿线居民住宅的影响等[6]。
我国对高压输变电设施电磁辐射环境影响研究起步较晚,相关报道也很少。在我国,由于过去的工业基础比较薄弱,电磁环境危害尚未充分暴露,对电磁辐射特性的研究认识不足,使该项工作起步较晚,与国际间的差距较大,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工作正在进行之中。1984年国家非电离辐射委员会和世界卫生组织(WTO)合作,制定了非电离辐射防护标准。我国环保局,于1988年颁布 了《电磁辐射规定》、《环境电磁波卫生标准》等。近年来,输电线路和变电设备的电磁环境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7],国家环保总局出台了 HJ/T24-1998《500kV 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及有关的500kV等级的变电站及输电线路的设计推荐标准,推荐以4kV/m作为居民区工频电场评价标准,推荐应用国际辐射保护协会关于公众全天辐射时的工频限值0.1mT作为磁感应强度的评价标准。
国内大部分研究机构和高校对此问题的研究,主要用理论分析与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如:王群、李永卿、陈静[8]等人对110KV高压输电线路电磁场进行了分析及评价,利用模拟电荷法,计算了工频电场强度,通过建立合适的模型,对工频磁场进行了计算,用MATLAB仿真来研究理论的电磁场分布,得出结论:在地面附近高度,电场强度主要由垂直分量决定,而磁感应强度由水平和垂直分量共同决定。然后用实际测量来验证理论分析,得出实际影响电磁场的因素。虽然理论计算建立模型为简单的二文模型,但是其采用了理论计算和实际测量相结合的方法,工程性和实际应用性较强。
重庆理工大学的Yuan Shangzun, Li Pengfei, Nie Ling[9]用麦克斯韦方程来建立数学模型。在模拟电荷和电流方法的基础上,联合HJ/T24-1998 500KV超高压送变电工程电磁辐射环境影响评价技术规范,建立2文电场和磁场模型,推导计算场强的公式。
重庆大学的侯兴哲[10]采用模拟电荷法和模拟电流法,建立了超高压输电线路二文磁场的数学模型。编制了仿真程序,通过仿真与分析得出了超高压输电线路的工频电磁场基本规律。 高压线的距离测量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77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