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微生物量即土壤中体积小于5×103μm3的生物总量(不包括大型动物的代谢产物和活的植物根系),组成成分一般为蛋白质和多肽类物质。它是活的有机质部分,容易受到各种因素的影响。从广义上来说土壤微生物量包含土壤微生物量碳(MBC)、土壤微生物量氮(MBN)、土壤微生物量磷(MBP)。71861
自二十一世纪以来,国内外专家对土壤微生物量进行相关研究。并取得了重大的进展,如土壤微生物量的变化和人类活动对土壤微生物的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分布规律明显不同的生态环境;土壤微生物量的时空分布及其影响因子分析表明,土壤微生物量的季节变化与生境的变化有关,但所选择的样地会影响数量的大小[4]。土壤微生物量是近年来国内外土壤学研究的热点和难点之一。目前关于土壤微生物量的研究:韩永伟等[5]认为土壤微生物作为土壤中植物有效养分的储备库,约占土壤有机质的1~3%;张海燕等[6]认为土壤微生物量、土壤有机质和土壤养分(碳、氮、磷等)和转化的动力循环,涉及有机质的分解,腐殖质的形成、养分循环和各种生物过程的转化;何友军等[7]研究表明:土壤微生物量越大,土壤保护效果越强,土壤养分积累量也会越大。因此,土壤微生物量是植物体内矿质营养元素的源和汇,是稳定状态向有效养分转化的催化剂;李红梅等[8]发现MBC也具有很高的敏感性,可以反映在土壤变化前的整个碳变化;黄靖宇等[9]研究还发现植物在生长季节,根对碳和氮的吸收与微生物对碳和氮的需求是一种竞争性的关系;朴河春等[10]研究表明:MBC和土壤有效氮含量与土壤速效氮呈显著正相关,并且它与土壤健康和土壤肥力状况密切相关;国内外对于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的探究主要是集中在大尺度的区域,利用对监测数据的使用来预测天气、植被等大概空间分布。目前更多的是研究小区域的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特征,土壤微生物量空间分布特征研究的理论基础为地质统计学,当前流行的趋势是利用地统计学的方法对环境进行定量化。论文网比如,张利青等[11]利用地统计方法探究了云贵高原的喀斯特坡耕地貌。刘璐等[12]利用地统计学方法研究了喀斯特常绿落叶阔叶混交林土壤微生物量的空间格局。为了对加强生态学的研究分析和结果的准确性,应该加大对空间要素的研究。目前,基于森林土壤微生物科学体系的探索,运用土壤微生物的特殊作用来对退化了的生态系统的重建已经成为了土壤学研究领域的热点[13] 。
对于土壤微生物量的影响因素有很多,不同的因素组合起来影响的结果也是不同的。因为不同的森林类型,土壤是不同的,植被结构也就不同,土壤的理化性质也就会受到这些因素的影响,其中森林植被类型起着确定性作用[14]。吴建国等[15]对祁连山森林、干草原、高寒草甸种不同生态系统的研究表明:MBN表现为山地森林>干草原>高寒草甸;另外,靳正忠等[16]研究表明:土壤养分含量与生物量、土壤微生物量也表现出一定的相关性;王晓龙等[17]研究表明:良好的土壤结构能够明显改善土壤微生物量活性,而土壤耕作方式的变化常常会导致土壤微生物区系的变化和土壤微生物量的下降;张丽华等[18]研究表明:与常规的耕作相比,沟播、免耕可以显著提高MBC、MBN、MBP的含量;张成霞等[19]认为,由于翻耕土壤使土壤微生物量暴露于空气之中,导致土壤微生物量受到了阳光的照射和空气氧化从而下降。刘爽等[20]认为MBC、MBN、MBP都与调落的叶量显著正相关。综合来看,有关学者和专家认为土地利用方式、坡位、土壤有机质、土壤含水量、土壤pH、土壤温度等都是影响土壤微生物量的因素。 土壤微生物量国内外研究现状进展: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162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