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国外从20世纪40年代开始研究同伴关系。1934年莫里诺首次提出并使用社会测量法,考量个体在群体中人际吸引或被拒绝的情况。莫里诺假设人际交往的经验可以从三个维度概括——吸引、反感和冷漠,可以反映某一个体如何看待团体中的他人,也可以反映群体如何看待团体中的某一个体。对同伴接纳、拒绝的研究一直使用的是同伴提名法,按照积极和消极的标准班级内的学生对同伴进行提名,以其数量作为同伴接纳、喜爱的指标[1]。Gronlund 1959年将积极提名和消极提名作为两个维度来使用,区分出儿童的明星、被拒绝儿童、被忽视儿童和有争议儿童四种类型。
对3-4岁的儿童的横断、纵向的追踪研究显示,早期的抑制与社会退缩有关,与同伴间互动经验少有关[2]。教师的报告显示,同伴对抑制水平低,活动高的儿童态度更为积极。注意的自我调控、儿童的适应性与同伴间互动经验多相关。观察研究发现,婴儿期的抑制与5-7岁时的社会退缩有关,极端抑制组与社会退缩有明显关系。横断研究发现,抑制水平低的5-6岁的儿童,他们的同伴关系较为积极,更受朋友欢迎。在婴儿和学前期表现为抑制的儿童,其在8-11岁时会表现出对同伴的退缩。而3-7年级同伴关系较差被拒绝的学生会表现出较低的自控能力,注意力不集中,生活无规律。
Buss 1986年区分了恐惧性害羞和自我意识性害羞两种退缩行为。Asendorpf 1990年从交往动机的角度区分了三种退缩行为。对人不感兴趣对物感兴趣是一种以物取向的行为;避免与人交往的儿童类似于活跃退缩型;同时具有与人交往和避免与人交往的动机,是趋避动机的冲突。75333
儿童的合作与竞争行为,随年龄的增长是有变化的[3]。McClintock 1969年研究了8、10、12岁儿童的互动游戏,发现在中性情景下,各年龄段儿童表现出的竞争行为都多于合作行为,但是年龄大的儿童比年龄小的儿童表现出更多的竞争行为。Stingle和Cook 1985年以5、8、11岁儿童为被试,研究儿童的游戏行为,结果表明儿童需要更多技能才能表现出合作行为。Gelb 1988年的研究说明,合作对同伴的接受性是有利的。Anderson 1985年的研究发现,在参与了合作学习之后,10-15岁的学习无能儿童,被同伴喜欢的程度增加了。Smith 1993年以8、9岁儿童为被试进行了研究,儿童被分为两组,一组参加合作学习,另一组是参加传统的学习,结果发现同伴地位并没有显著变化,但合作学习中儿童受欢迎的程度有所提高。论文网
20世纪80年代,哈吐普对4-7岁儿童攻击形式的观察研究发现,年龄较小的儿童工具性攻击的比率要高于年龄大一些的儿童。相反,年龄大的儿童敌意性攻击或以人为指向的攻击比率高于年龄较小的儿童[4]。
气质与同伴关系之间的发展,比较著名的是1996年Rubin和Stewart提出的temple of room模型。该模型认为,对于存在紧张性刺激的家庭来说,婴儿期的抑制是潜在的紧张性刺激,父母容易存在消极的反应,从而形成不安全的依恋关系。没有安全依恋的学生在同伴交往过程中比较容易退缩,导致最终遭受同伴的拒绝。
Fabes 1994年以49名幼儿和54名小学生为被试,研究情绪调控与安慰行为,发现女生的安慰行为多于男生,且女生更倾向于用直接、积极的方式安慰他人。
Eisenberg等人于2000年利用纵向追踪数据,研究了情绪和自我调控对社会性的影响。[5]结果显示,中等以上的自我调控能力与良好社会功能相伴随。即使学生有消极情绪,但由于自我调控的水平较高,消极情绪不会太多影响到社交能力。极端自我控制被认为是过度控制,是社交技能低的表现。而低自我控制被认为是外显性为问题的危险因素,与低社交能力相关。 小学生同伴关系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626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