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研究现状在印度恒河地区出现棕色云之后,雾霾作为一种对人类生产生活产生负面影响的气溶胶系统, 又受到各国专家学者的关注。国外学者大部分着重于研究雾霾气候的成因和雾霾颗粒成分的分析。2001年,Schichtel根据美国地面气象数据发现1980-1995年间美国霾的严重程度与硫的排放量呈现正相关的关系。次年,Okada指出霾现象的形成主要是由大气气溶胶中的微小颗粒导致的。霾对环境的影响取决于颗粒本身的形态、大小和化学成分。又过了一年,Chen对中部大西洋夏季产生的霾中PM2。5和其化学成分组成进行了研究,发现高浓度的硫酸根离子,以此得出其为形成雾霾的关键因素。Kikuo研究韩国首尔地区雾霾天气的PM2。5化学成分,发现大量的硝酸盐、硫酸盐和铵盐。2007年,Odman用大气质量模型分析了细小颗粒对大气消光系数的影响。生物学家还研究发现,雾霾中的细小颗粒的增多会导致人群死亡率的增高,从而又进一步着手研究细小颗粒被吸入体内,对人体健康可能导致的疾病及治病原理。利用遥感卫星数据对气溶胶进行反演始于上世纪七十年代。1978年升空的AVHRR是最早用于AOT反演的卫星传感器。2000年,Sifakis研发了霾与气溶胶的卫星图像算法,利用高分辨率卫星遥感影像得到气溶胶光学厚度信息,完成雾霾监测。Franke对马尔代夫群岛上空的霾进行分析认为其产生原因是印度地区农作物燃烧造成的。Lee对首尔发生的两次雾霾进行了研究,认为城市污染和农作物燃烧的烟尘都是雾霾产生的重要原因。2006年,Bendix发现近红外光谱可以提高雾霾的检测精度。Gultepe提出利用地测气象数据的结合,减少短波辐射对白日雾霾检测的影响。75804
2 国内研究现状
20 世纪 70年代,学者经过对大气辐射传输模型的研究,发现无云情况下,大气边缘的可见光、红外波段的辐射与气溶胶的厚度呈现单调相关性。这种单调关系是我们利用MODIS数据对气溶胶光学厚度进行研究的理论基础。
随着科技的进步,目前,在气溶胶的监测领域,传感器已经实现多源化、高分辨率、覆盖广、多波段。凭借着中巴地球资源卫星、海洋气象卫星、风云系列卫星,我国逐渐形成资源卫星、海洋卫星与气象卫星的遥感卫星系列,为我国雾霾监测提供了大量数据。论文网
上世纪 90 年代,受到国外气溶胶研究热潮的影响,我国利用卫星遥感研究大气气溶胶的工作也开始发展。1988年,郑新红用AVHRR传感器的可见光与红外波段数据对海雾进行了监测并分析。1998年,兰措等用NOAA-12卫星云图影像对西宁的雾霾进行了研究,观察遥感图像的纹理,计算了雾霾的范围。2004年,孙涵研究NOAA卫星遥感影像,对云雾识别做出了特征指标分类。2006年,崔祖强用MODIS植被覆盖指数产品提取了气溶胶浑浊度,进而对珠三角地区雾霾进行了监测。同年,孙娟用辐射因子、风速因子、污染因子、湿度因子、温度气压和AOT作为对大气污染程度分级的重要因素,建立了气溶胶光学厚度同能见度等级、空气质量指数的综合指标,实现了对霾的监测。2011年,李军利用华北地区的MT SAT-1卫星资料对雾霾检测,指出选取合适的检测阈值,能够提供雾霾检测准确率。2015年,吕旭阳指出可以通过对GPS系统在对流层延迟变化程度的研究,得到大气水汽含量和相对湿度的变化,进而找到规律对雾霾进行监测。
与国外相比,我国利用遥感卫星数据进行雾霾监测的研究起步比较晚。虽然已经开展了四十多年的大气气溶胶研究工作,但是气溶胶卫星遥感技术还有很多的不足,还需要与国外进行更多的学术讨论研究。 雾霾天气遥感监测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8683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