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外发展现状作为机器人的发源地,美国毫无疑问一直居于移动机器人领域的领先地位。从上世纪60年代开始,美国斯坦福大学就致力于移动机器人机械手的研发,其第一款自主移动机器人shakey[4,5],具备了在复杂环境下的自主识别和路径规划等功能;1970年,著名的斯坦福机械手问世,这是一种完全由计算机控制的工业机械手。由于其本身技术先进,迄今还被很多研究中心使用;80年代中期,斯坦福大学又联同MIT,CMU等高校开展ALV研究;与此同时,机器人和智能系统计划,以及后来的空间机器人计划也被列入了重点发展的项目中去[6];近些年来,美国的AUV-AUSS水下机器人机械手已经用于海底作业,执行包括石油开采,海底勘探等多项任务。此外,一些应用机器人系统的装置也越来越多的出现在生产生活的各个领域。78510
图1。1 美国AUV水下机器人
欧洲在智能移动机器人领域的研究成果也毫不逊色。在二战之后,由于德国劳动力短缺同时其国民技术水平较高的原因,加上其自身的社会环境需要,机器人领域实现了快速发展,尤其是在服务型机器人和工业机器人领域。在1998年的汉诺威工业商品博览会的展厅里,一款轮椅机器人引起了参展人员的注意,该轮椅能够在人流拥挤的公共环境中连续运行36小时,其技术与可靠性都超越了当时世界上的任何同类产品,显示了德国在服务型机器人领域强悍的实力[7];与服务机器人相对应的便是以机械手为核心的工业机器人,在德国也涌现出了一批强大的工业机器人制造商,其中最著名的便是德国KUKA公司[8]。论文网与其相邻的法国则是当时机器人拥有大国,其数量和应用水平,以及其技术水平都位居世界前列。法国政府历来重视机器人的研究和应用,出台了一系列支持机器人研发的政策,鼓励机器人应用。同时,英国,俄罗斯等国也相继投入了大量人力物力研发多用途作业机器人,比较著名的当属俄罗斯的MT-88水下机器人,英国的“手推车”排爆机器人(图1。2)以及西班牙的“罗德”轮式机器人等[9]。
图1。2 英国“手推车”排爆机器人
在邻国日本,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更是有过之而无不及。早在机器人领域方兴未艾之时,日本就将机器人定位为战略产业,进而大力支持。同德国的社会状况相类似,日本因为人口老龄化的难题也将服务型机器人列为重点发展的行列,尤其是在仿生机器人的研究上,日本更是走在了世界范围的最前沿。具有代表性的便是Honda公司研发的ASIMO仿人机器人,其行走稳健,并且拥有更广的活动范围,人们可以通过便携式控制装置,得心应手的控制ASIMO的一切;另一款是SONY公司研发的宠物机器狗AIBO,它拥有喜怒哀厌惊奇6种情感状态,并且能够完成爬行,坐立,伸展,打滚等各项动作[10]。2015年在东京举办的国际机器人展览会上,多达450家机器人制造商和组织参与了此次展会,展现了机器人领域强势的发展劲头。
图1。3 ASIMO(左)与AIBO(右)
总的来说,国外发达国家的移动机器人发展势头十分迅猛。一方面,以国外高校与研究中心为核心的研发机构不断尝试先进技术,致力于机器人的智能化,高端化;另一方面,以机器人制造商为主体的商业机构则不断推进机器人的商业化进程,将先进技术转化为商业价值,极大提高了机器人的应用水平。 智能移动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及发展趋势: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049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