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过大体的文献阅读,我发现国外主要的研究涉及:MOOC的基础概念、类型探讨、发展现状及问题、课程设计、运行与应用等五个方面。1 国外理论与应用研究现状由于MOOC的概念最早在国外开始出现,因此国外对MOOC基础概念方面的研究相对较早。在MOOC的组成要素上,国外多位学者认为,MOOC 由5个主要元素组成:教师,学习者,主题,学习材料和情境。 [6][7] John Make 在分析当前 MOOC 实践的基础上,把 MOOC 分为 5 类:基于行为zhuyi、基于认知zhuyi、基于建构zhuyi、基于社会建构zhuyi以及基于关联zhuyi。[8]Lisa M。 Lane认为每一门 MOOC包括社交网络(Networks)、任务(Tasks)和内容(Contents),根据针对三者的设计侧重点不同,可将 MOOC 划分为三种类型,分别为基于社交网络的MOOC(Network-based MOOC,即xMOOC)、基于任务的MOOC(Task-based MOOC,即tMOOC)和基于内容的MOOC(Content-based MOOC,即cMOOC)。[9]目前,大多数的学者在对MOOC进行的研究的过程中,较多学者认为MOOC可按照学习理论来区分成两类,基于关联zhuyi学习理论的 Cmooc和基于行为zhuyi理论的xMOOC。Rachelle DeJong Peterson在梳理了国外几个著名平台的发展历程,也提及了MOOC不尽如人意的地方,但其提供了技术性的教材将信息传播给更广泛的观众,既不复制也不竞争于传统课堂,这也是它不可替代的地方。几名瑞士的学者利用MOOC传播关于埃博拉病毒的健康知识,通过实践证明MOOC在如今的健康危机中作为创新工具的潜力。[10]Tsuneo Yamada学者以日本的MOOC实践为例讨论了MOOC对在线学习的推动和革新,介绍了在MOOC和后MOOC时代下在线学习新的技术与发展策略[11]。Jeremy Knox从哲学和人文zhuyi等深刻的角度探讨了MOOC的发展需要,批判了MOOC项目对人文zhuyi的教育依赖,同时为思考教育中人性与科技的混合物提供一些可替代的框架。[12]还有学者讨论并解释了相对较新的可定制的双层MOOC课程设计。这种新的MOOC模式设计有望缓解一些对全球开放MOOC的担忧。[13]Carolyn King等在文章中讨论了影响设计MOOC时决策的各种因素,提出了一种“cohort-centric”MOOC课程设计模式,原则是“Fit for Purpose”[14]。此外,国外对于MOOC的理论研究中还包括MOOC的构建模型、设计方法、运行模式等,相关涉及的内容将在本文的第三章具体加以阐述,此处只简单进行概述。78534
2 国外平台开发与建设现状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的最初形态是网络公开课程开始,例如早在2007年的时候美国教授David Wiley就在互联网上开设了一门全球学生都可以参与的名为“Intro to Open Education”的公开课程。[15]2008 年,爱德华王子岛大学的D.Cormier最先用了MOOC这一概念,当时MOOC被用来描述曼尼托巴大学的两位老师面向公众开放的一门课程。随后,MOOC 的概念慢慢得到普及。2010年,西门思和道恩斯开设了PLENK。过了没多久,越来越多的教育工作者也开始尝试这种形式的课程设计,如玛丽华盛顿大学的吉姆·格鲁姆教授和莱恩在2011年开设的DS106-Digital Storytelling课程。[16]2011 年,斯坦福大学教授开设了两门课程,分别吸引了90 000和160 000名学生前来注册学习, MOOC的发展也因此到达了巅峰。[17]到了2012年,随着MOOC在国外许多知名学府之间的快速传播,一些专门的MOOC平台应运而生,最著名的就是被称为MOOC界的“三驾马车”的Udacity、Coursera、edX三大MOOC平台。Udacity是由斯坦福大学教授 Sebastian Thrun 在 2012 年推出的计算机科学领域的 MOOC 课程平台。Coursera是斯坦福大学教授Daphne Koller和Andrew Ng在大概2011年底到2012年初创办的盈利性网站,全球已经有多所高校(包括多所美国常春藤大学)与其合作。edX是由MIT和哈佛大学联合创办的非营利性在线学习平台,它成立于2012年4月。 大规模开放在线课程MOOC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053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