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这一研究课题在国内起步比较晚,大多数的文献在探索如何减少突发事件及其衍生事件给人们和社会带来危害方面主要集中在研究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定义,形成和演变阶段,舆情信息的采集以及网络舆情的监管机制而对情感调节的研究较少。在万方数据库中,检索“网民负面情感调节”仅显示出有6篇文献,而且这六篇文献中几乎没有关于如何调节突发事件网络舆情中网民的负面情感。而检索“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共有884篇文献。比如,臧成岳[4]对突发事件的应急管理做出了详细的介绍,并提出了一套应急管理体系,但其体系只是针对线下生活中的管理体系,并没有涉及到线上突发事件应急管理。张雅蕊[5]着重分析了如何进行有效的突发事件网民舆情信息的采集,指出及时有效的信息采集对政府提早预防管理突发事件有着重要的作用。万熙琼[6],张帅[7]等指出要应对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及其衍生事件所带来的一系列负面影响主要靠政府及时准确的公布信息以及加强与民众的交流。79503
相较于国内,通过检索ELSEVIER、ScienceDirect、Springerlink等外文数据库,发现国外有许多研究关于网民情感的文献,例如,Annachmiel[8]等对网民的负面情感所带来的危害做出了详细的阐述,Marijamitrovic[9]和F。Schweitzer[10]两篇文章都对单个网民的情感进行了定量的分析,分别提出了影响网民情感的因素并对由情感所引起的网络集群现象进行了仿真。但由于国家的发展水平,社会结构,网民的受教育水平,从众性等都在影响着网民的情感,而在这些方面国外和国内存在着较大的差异,因此不能简单的认为国外影响网民情感的因素同样也适应于国内并对其进行调节。
综上所述,由于目前国内大多数关于突发事件网络舆情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具体的突发事件为中心,鲜有文章从网民的角度出发,分析影响网民负面情感的因素,没有从根源上解决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及其衍生事件给社会和人民带来的危害。而国外虽有对网民的情感进行研究,但其影响和调节网民情感的机制与国内存在诸多的不符,不能将其进行简单的套用。因此本文将针对这一不足主要探究影响网民情感的因素,如何对网民的负面情感进行调节,使网络舆情朝向健康积极的方向发展,以从根源上减少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及其衍生事件所带来的危害。
网民在网络社区舆论的表达是网民态度的直观表达,而网民态度在很大程度上受到网民情感的影响[3]。情感是伴随着认知和意识过程产生的对外界事物态度的体验,因此,要想研究和调节网民的情感,首先应该研究其背后的认知问题。论文网
认知科学的基础研究认为,人的思维过程是可以被理解的,包括人类的决策过程,推理过程,甚至是科学家的创造过程。因此,思维过程可以被表达成一定的结构和这些结构上的
计算过程,这就是认知体系结构[11]。而ACT-R[12](理性思维自适应控制系统)就是一种混合的认知体系结构,能够模拟和了解人类认知,很详细地捕捉了人类的感知方式、思考过程、和对世界的认知行为。ACT-R同时也是一种认知仿真模型,人们用ACT-R模型来创建仿真环境,仿真人的认知活动并预测认知结果及后续行为。ACT-R认知体系结构在计算机上得到完整的实现,使得研究者们可以借用计算机直接模拟人类认知行为。因此将ACT-R模型与情感理论相结合构建模型,再通过实际微博突发事件数据进行仿真,不仅能够探索出网民认知的变化过程,还能总结归纳出伴随着认知网民情感的变化规律。进而得出突发事件中影响网民情感的主要因素,对这些主要因素加以调节可以引导网民情感向积极的方向改变,减少突发事件对社会的危害。 突发事件网络舆情国内外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1961.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