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翌等人对波瓣宽度和高度对波瓣混合器的流域,总压恢复系数和热混合效率造成的直接后果进行了仿真求解,通过仿真的结果可以发现在波瓣的尾部,波瓣高度对混合长度和流向涡涡量值的影响要大于波瓣宽度产生的影响。在出口的截面位置,固定波瓣宽度一定的时候,波瓣高度增加,波瓣喷管的热混合效率将会增大;而当波瓣的高度一定的时候,波瓣宽度增加,波瓣喷管的热混合效率将会增大。而且在强迫混合排气的情况下,波瓣的高度对热混合效率的影响情况要大于波瓣宽度对热混合效率产生的影响。而在排气部分里面,推力系
数会随着内外涵里面波瓣的宽度比变大而变大[12]。进气方式对红外抑制器本身红外辐射能力的影响非常巨大,潘丞雄等人利用数值仿真的
方法对悬停情况下有螺旋桨下洗气流的动力舱温度场和直升机的红外辐射特征,如果将通风的百叶窗布置在动力舱顶部,直升飞机在3~5m处红外辐射会比原来的布置结构低大约12%,8~14m波段的红外辐射与基准结构的情况基本一致[13]。唐正府等人通过地面模拟试验件,利用实验的方式比较分析了不同进气方式对红外抑制器的性能造成的影响。在从前端进气和引入下洗气流的不同情况下红外辐射强度以及壁面温度高低的情况。实验结果发现,在引入了旋翼下洗气流之后,部分流体可以进入到模型的内部进而保护里面内部的壁面,可以降低混合管对内部壁面的热辐射,另外一部分沿着模型的外部壁面继续流动会同壁面进行对流换热,从而有效提升了红外抑制器的抑制效果,模型壁面的内外同时有冷流体流过得到有效的冷却保护,壁面温度得到有效降低。如果同时引入了前向进气方式,可以使红外辐射强度在3~5m以及8~10m段依次减少到原本的11%和28%,进而取得更好的抑制效果[14]。
除了上述的波瓣喷管的几何参数,进气方式对红外抑制器的红外辐射特性有影响之外,
直升机红外抑制器的遮挡罩不同遮挡间距对红外抑制器本身红外辐射特性也会产生一些干扰,张靖周等人为了分析探究直升机中排气系统的红外抑制器遮挡隔热和引射混合在降低红外辐射的机理和效果,进行了许许多多的试验。结果表明遮挡罩的壁温在大于20mm的遮挡隔热情况下更加靠近于外部的温度,引射混合对总体的红外辐射强度能够有效制约大概85%,如果在这个的基础之上进行遮挡隔热可以在原有的基础上抑制10%[15]。
波瓣喷管结构的红外抑制器国内外研究现状(2):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279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