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宏观上看,接触热阻涉及多个学科,如几何学、传热学、工程热力学、机械(力)学等,影响因素包括材料的热物理性质、材料的弹塑性、材料硬度、表面形状、温度、负载条件和间隙介质等;微观上又与表面粗糙度、表面气膜、间隙气膜、微观形貌、表面凸点的弹塑性变形等因素密切相关,因而研究界面接触热阻涉及的原理相当复杂[4][5]。。宏观上,很多学者一般忽略接触面间隙中的对流传热和辐射传热,将界面接触热阻归纳为以下两个方面:宏观面积上的接触热阻和无数个微小突出触点的热阻[5]。80197
如Yovanovich等[4][6]基于平均高度高斯分布和表观微接触面积随机分布提出了接触表面凹凸体的CMY塑性接触热阻模型;应济等[7]分析了两固体粗糙表面间的传热机理,基于统计数学和接触力学的方法推导出粗糙表面接触热阻的理论计算公式,并通过实验对计算公式进行验证。赵兰萍、徐烈[8]在M—T接触导热分形模型的基础上,将各接触点的热阻收缩加入研究考虑范围,对M—T模型进行了修正。利用修正模型从理论上分析了接触热阻与表面分形参数、界面温度及材料热物理性质等因素的关系,并通过实验研究的方法对修正型M—T接触导热模型、经典Mikic弹性接触热导模型和Yovanovich塑性接触热导模型[9]的预测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饶荣水[10]基于Beck教授的研究工作[11][12],介绍了接触热阻的反问题辨识方法。黄志华、韩玉阁等[13]采用当量热流通道的概念对接触热阻的预测理论进行了简化分析,在根据表面情况建立表面模型后,确定出各个当量热流通道上的参数,对多个当量热流通道上的接触热阻单独分析,并将整个接触面上的接触热阻视为多个热流通道的接触热阻并联而成,从而可以预测出两接触表面间的接触热阻。顾慰兰[14]介绍了一种随机表面间接触热阻的计算方法,采用单点接触模型,并将接触点简化为圆盘接触模型计算单点接触热阻,利用统计学原理确定宏观接触表面上微接触点的分布函数,得到反映接触热阻随接触表面所受负载条件变化关系的半经验公式,同时通过实验数据拟合得到特定实验条件下的半经验公式,并对此拟合公式的进行了分析。
界面接触热阻研究现状:http://www.youerw.com/yanjiu/lunwen_930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