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面埋伏》创作历史背景
《十面埋伏》是一首以史实为题材的大型琵琶武曲套曲,气势雄伟震撼人心,场面恢宏壮阔,主要描述的是楚汉争霸时期,楚霸王项羽和刘邦的著名战争—垓下之战。在公元前202 年,楚军和汉军在广武对峙,互相无法采取更进一步的行动,于是产生了鸿沟和议——以鸿沟为界,划分天下[1]。正当两军准备各自撤军时,刘邦听从张亮、成平的建议,决定偷袭楚军,追击楚军到夏南,确又于固陵被打败,退入陈下被楚军合围。而此时刘邦秘密联系齐王韩信,彭越,同时和刘贾五路大军想要合围楚军,由此楚军被迫退回垓下,发生了历史上著名的垓下战役。最终项羽被五路大军合围一路败退,度过淮水,到了阴陵又突围到东城,经过一番厮杀后往南退到了乌江,无奈孤身一人自刎于江边。整首曲目完整细腻的刻画出楚汉两军战场的画面,作品的资料最早可以追溯到唐代,该曲主要是从刘邦和汉军的角度去描写战争,突出了汉军取得的巨大胜利和宏大的战争场面。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二、《十面埋伏》艺术分析
(一)演奏技巧及曲式分析
琵琶曲《十面埋伏》整首曲子总共有十三个部分,全曲从战前、大战到最后的得胜,可分为三个大段落,它结构完整,其中对于琵琶技艺的运用相当丰富,全曲运用了琵琶各种常用手法,像轮指、滚指、扫拂、摭分、双弹等。还包括了一些绞弦、并弦、摘等特殊技巧,来模拟战场上军马厮杀盔甲散落的声音,是琵琶武曲的顶峰之作。
谱例1 第一部分着重描写大战开始前的军队的情景,是全曲的引子。从列营、吹打、点将、排队、走阵五个小段详细的展现了战争开始前汉军号召部队集合演练的场景,烘托了战前低沉严肃的氛围。
琵琶名曲《十面埋伏》演奏技巧和艺术特色(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0066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