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唐玄宗梦游地狱得弦戏
唐玄宗李隆基喜欢音乐,精通音律,是一个出色的音乐家,《新唐书•礼乐志》中有这样的一段记载“玄宗既知音律,又酷爱法曲,选坐部伎子弟三百,教于梨园。”相传有一天,唐玄宗李隆基做了一个梦,梦到自己到了地狱,忽然听到有笙笛演奏,曲调独特,悦耳动听。梦醒后,梦中乐曲萦绕心头。于是按照梦中韵律谱曲,教于宫中梨园练习演奏,即成大弦戏。唐玄宗多才多艺,有时亲自为乐队打鼓指挥,还能扮演丑角,所以大弦戏中鼓师的座位称为“九龙口”,丑角为大辈。弦戏乐队座位按君臣排列也由此而来,因唐玄宗不拘小节,演出当中不便称君王,演员们便称唐玄宗为“老郎”,至今大弦戏的王帽也称“老郎盔”、“唐帽”。谚云:“三弦不动笙不鼓,呼呼笙响锡笛吐。”每曲必须以“三滴水” 领头,故称“弦戏”。因为弦戏以唐宋大曲为主流唱腔曲牌,又源于“御戏”,就传下来“御戏”和“大弦戏”两个名称。
2.唐高宗御赐“杂耍班”
据滑县大弦戏剧团提供的《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书》中所述:“《河南戏曲志材料辑从》、《滑台春秋》、《滑县戏曲志》、民间小说《三唐传》等载述,滑县大弦戏是一个古老而稀有的多声腔剧种。它始源于唐高宗年间的唐朝宫廷,名讳“杂耍班”。在程咬金百岁寿辰时,唐高宗将其赐予程府,在程咬金之子程铁牛任山东节度使时带回山东,后流落民间在黄河中下游逐渐演变发展而成……”[3]
不管以上两种说法哪一种更为真实,都将大弦戏的起源指向了唐朝的宫廷御戏。说大弦戏是唐朝宫廷御戏还有一个佐证,就是在大弦戏的传统剧目中,带有明显的唐代皇宫的痕迹,特别是礼仪方面,至今还保留着相当繁琐的作揖、接风洗尘、客套寒暄等社交礼仪,由此可以看出,大弦戏源于唐朝宫廷的说法是比较确切的。
(三)滑县大弦戏的发展
唐朝衰亡后,大弦戏随着唐朝宫廷梨园弟子迁往宋都开封。在漫长的发展时期,逐渐融入了宋朝皇帝赵匡胤创造的“太祖大洪拳”架势,使得表演粗旷刚烈,唱腔优雅细腻、委婉动听。[4]
元朝时期,为了适应蒙古人的庆典和大型祭祀仪式,在大弦戏乐队中,引进了螺号、尖子号、四大钐,用锡笛代替横笛领头,并吸收了大量的元杂剧曲牌,逐渐成熟起来。
明初,大弦戏在原“乐府曲”的基础上,吸收了部分“青阳腔”(如大小青阳)“石牌腔”(如石牌子)“罗罗腔”(如罗戏耍孩儿)“弦索高腔”(如快慢句儿腔)以及民间小调(如月儿高、清水令)等,形成了七大声腔300多支曲牌,成为一个极其丰富的唱腔体系,进入鼎盛时期。乾隆年间,仅在汴梁(现开封)一代就有十八个大弦戏正式班社。当时有“键击九龙口,溢流十八班”一说。
中华民国时期由于受战乱、灾荒的影响,班社纷纷倒闭,滑县“大兴班”也未能幸免,抗日战争后不久,大弦戏艺人们自发在横村(滑县留固镇)大庙里重组班社,名为“公议班”,直到1948年冀鲁豫边区政府又把“公议班”改名为“民众剧社”,并排演了《二流子转变》《黄巢起义》等剧目。1960年,濮阳“新新剧团”并入滑县“民众剧团”,定名为“滑县大弦戏剧团”。1968年底,由于十年动乱,滑县大弦戏剧团被砍掉,至此,大弦戏灭迹,直到1978年滑县大弦戏剧团恢复建制。1979年排演了《狸猫换太子》1—4部,在道口剧院每天演出四场,连演四十多天,演出收入创剧院建制以来最高纪录,接着又相继排演大型神话剧《女儿国》和《狐仙女》,这两部作品在县四个专业剧团汇演时获一等奖。2004年滑县大弦戏被河南省文化厅列入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首批试点项目,2006年被国务院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 滑县大弦戏的表演艺术初探(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712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