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篇论文利用流行音乐理论、传播学理论、社会学理论等学科的理论体系与现代社会体系来阐释“神曲”的形成与发展,以促使本课题研究更加具体化和形象化。此外,本篇论文还利用案例分析法、文献研究法分析音乐传播的方式,利用相关知识解析“神曲”传播的受众心理,并在“神曲”内容的分析上总结“神曲”走红的原因,从而得出“神曲”之所以传播成功的结论,从而为其它音乐的成功传播提供理论参考。
2 “神曲”的形成
2。1“神曲”的由来
《神曲》原为意大利文艺复兴时期,著名诗人的代表作品。但随着经济社会快速的发展以及流行音乐文化领域的全面发展,许多的被附名为“神曲”的音乐作品通过网络方式、商业化的的演出、微博、唱歌软件等媒介传播,渐渐的成为一种影响力非常大,受众群体广泛接受的音乐现象。既然称之为“神曲”那么究竟神在哪里?
从“神曲”的发展历程来看,2010年,龚琳娜的《忐忑》凭借忐忑的歌词及其现场夸张表演,将“神曲”这一词语成功走进人民的心中;其近乎疯狂的音乐表现形式得到了很多网友的关注与评论。这首作品经艺术家龚琳娜演唱,曲风怪异、剑走偏锋、独辟蹊径,赋予了其更多音乐本身和其音乐本身以外的价值。这首作品由龚琳娜丈夫老锣创作已久,2009年荣获了欧洲举办的“聆听世界音乐作家作品演唱大奖”。由网友推荐与转载,正式走红中国市场。“神曲”一词彻底走红中国市场。从而更多的歌曲被冠上了“神曲”之名。。
2。2 “神曲”的特点
当前,对于“神曲”的概念尚无统一结论,笔者认为,以《忐忑》来分析神曲一般有几大特点。
第一,歌曲名字本身带有独特性,且往往出乎意料。以“神曲”《忐忑》为例,当时词曲已经全部完成,暂时没有选定名字,龚琳娜在唱这个歌的时候就觉得自己的内心活动七上八下忐忑不安,因而把这首歌取了名叫《忐忑》文献综述
第二,节奏简单却反复变换。这首歌的节奏像戏曲里面的锣鼓经,其中融合了戏曲中,生旦净末丑的音乐元素,加上多种器乐的合奏,
第三,旋律别出心裁,不同于正常的流行歌曲。常常剑走偏锋,旋律难以模仿哼唱出来,时而简单,时而复杂,没有规律。使群众产生好奇,口口相传。
第四,歌词神秘往往不容易记忆或者被理解,整首歌曲可能只有几个字,也有可能出现多种语言合成。
第五,表现形式和演唱表情正如龚琳娜表达的一样,在短短几分钟之内,龚琳娜歌唱时曲调时而高吭,时而轻声,面部表情时而夸张,瞪大双眼,横眉怒目,时而肢体语言大开大合,毫不避讳,时而开怀大笑,是所有舞台上千篇一律的民歌歌手完全不能比的。
具备上述特点,才可称之为“神曲”对于这些特点,我们回首以前的歌曲,其实有很多歌曲都有属于“神曲”特点的歌曲,我们可以称之为“神曲”类别的歌曲,但是不属于“神曲”因为不满足“神曲”所有的特点。
浅谈中国“神曲”的形成与发展(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7315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