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论队形变化在群舞中的重要性以《女儿花》为例(3)

时间:2023-11-04 11:58来源:毕业论文
3。3 三角形 群舞编创中的队形变幻造型中方形给人一种稳定平稳的感觉,梯形和菱形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三角形则是给人一种力量的象征。三角形

3。3  三角形

   群舞编创中的队形变幻造型中方形给人一种稳定平稳的感觉,梯形和菱形给人一种视野开阔的感觉,三角形则是给人一种力量的象征。三角形可以给人坚实稳定的力量感,在三角形的基础上由舞台后方持续向舞台前方移动、舞蹈演员做整齐划一的动作就会给人很大的视觉面积从而形成强大的视觉冲击力。[2]所以很多群舞编导为了达到这一效果会在舞蹈的高潮和结尾部分运用三角形队形。

3。4  S型

S形也是群舞中常见的队形之一,它多用于调度转换,或是两组造型的连接上。它比直线来得巧妙,并且深邃。S形在流动的变化中,不仅仅起到连接的作用,它可以在调度的过程中,使画面更活、更生动,让转换连接更具观赏价值。[3]它的变幻多样,让编导们抓住契机,开创思维,扩大创作空间,让S形在群舞的编创中展现更多的魅力,让观众折服于它的裙摆下。

4  群舞《女儿花》

   群舞《女儿花》它不同于以往的傣族群舞,动感的音乐节奏,多变的舞蹈队形,更是用黑色鱼尾裙代替了民族服装的鲜艳颜色,来突现出女子们的性感和婀娜多姿的身材,舞蹈的风格与质感也更上一层楼。让观赏的人耳目一新,回味无穷。整个舞蹈,编导用花朵的开放过程来编写舞蹈队形,构造舞蹈画面感,运用舞台,将花朵绽放呈现在观众眼前。我校音乐学院马婧老师带领舞蹈队参与二零一五年的大学生艺术展比赛,以群舞《女儿花》参赛并荣获大赛二等奖,为我校争得荣誉。

5  队形在舞蹈作品《女儿花》中的重要性

5。1  “密集”队形的情绪性

傣族群舞《女儿花》中的队形可以说编创者打破了传统的傣族群舞的常规队形,在《女儿花》的第一段中,编创者在开场中采用集体静态固定造型来进行表演。不同于其它傣族群舞的分散式或圆圈式作为首段队形。舞蹈的第一个队形从观众的直视效果呈现的是一个整的块状,舞蹈演员们紧密的站在一起,看似一个整体。实则编导们在这里使用了密集构成图案。陈瑛等在其著作《平面构成》中解释到:“基本型在图中可自由散落,有疏有密,最密的地方常常成为整个设计的视觉焦点,在图中造成一种视觉上的张力。[4] 编导们在整部作品中有四处使用了这个趋向一个点,其他的基本形则分散在这个骨骼点的周围并紧贴地面的构图。姑娘们在密集的队形上,跟着节奏点,做出整齐划一的动作,给观众们一种绚丽的视觉效果。花儿不甘落寞,迫切想要挣脱这狭隘空间的束缚的情绪,感染着每一个观众。作品中“密集”的点多了,从而产生视觉上的冲击,让观者感受到壮阔的感觉,由此产生内心的激荡,产生观赏时的愉悦。

5。2  “一”字队形的画面性文献综述

一字形是常见的独立式群舞队形,即舞蹈演员们依次在观众面前排成一排,给人震撼的视觉反应。说是一字形,其实不过是由点成线摆了。“线是点的延伸与扩展,是点的运动轨迹,带有明确的方向性,当点进行带有方向性的运动时,便具有了线的性质。”[5]《女儿花》的编导们更是利用对线的这一认知,为了进一步强调由舞蹈演员们的这个点而构成线的视觉效果,同时也为了防止舞者在流动中之间的距离会拉大,编导们让舞者演员们将手和胳膊串联在一起,形成链条线性整体,将舞台全场布满。为了使整个舞蹈更具有画面感,编导让两个舞蹈演员各站一边,看似相互联系,其实两人间毫无关联。整个画面给人一种,女孩们在玩游戏,又好像在比美,让大家看看谁最美。又像是两个人在被其他女孩故意分隔两边,就是不让彼此相见,突显女孩子们的调皮。将整个场面显得十分有趣热闹。再加上编者为了突显美的主题,加入傣族“三道弯”元素将女子们的美好曲线展现在观众眼前,让观众眼前一亮。 论队形变化在群舞中的重要性以《女儿花》为例(3):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19821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