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 “技”与“艺”在少儿舞蹈中的定义及辩证关系
2。1 “技”与“艺”的定义
“技”在少儿舞蹈中是直观的肢体运动,譬如:基本功,舞蹈的技术技巧。而“艺”是肢体对舞蹈的情感表达以及学习舞蹈理论而衍生获得的艺术性涵养,比如:对舞蹈作品的表情处理和情感把握。
2。2 “技”与“艺”的辩证关系
“技”是“艺”的基础“技术技巧服务于艺术的表现,通过舞蹈作品中的“技’的传递才能够解读和发现舞蹈中的艺术表现。”[6]在少儿舞蹈中,由于少儿肢体的开发度相对简单,艺术表现也都寄托在“游乐童真”和“事物模仿”上。因此对节奏的把控和肢体的协调,动作造型的规范就成了少儿舞蹈中艺术审美的重要基础。比如少儿群舞《朵朵花儿向太阳》开头的向日葵的造型,就是由同心圆的队形加上孩子们在相同节奏上做出的不同造型,打造出的一个有层次感的向日葵,并且模拟向日葵花的花瓣开放、闭合。给观众带来强烈的视觉冲击。在《花儿朵朵向太阳》的开头里可以清晰的感受到舞蹈的肢体表达完善,动作协调才能把握住舞蹈的节奏,体现出少儿舞蹈的艺术性。所以说“技”是“艺”的基础,只有技术过硬,少儿舞蹈带给孩子的的艺术表现力才得以体现。论文网
“艺”为“技”的升华。 舞蹈作品中肢体的造型和技术技巧的表现可以通过表演者在表演中的情绪来升华,“艺”解释“技”的意义。比如少儿群舞《打泥巴》最后的双人舞部分,男生作为“泥巴”以女生为圆心做旋转的技巧,而女生根据男生的移动方位做拍打的动作。在拍打的时候情绪和眼神都随着“泥巴”的状态而变化,就好像是女生在控制着“泥巴”男生。男生处于被动状态。但客观实际是男生是主动旋转的。因为剧情的推动和舞蹈演员的情绪表现,让这个动作有了全新的解释。反之如果女生在舞蹈动作中遵循客观规律真的按照现实生活的思维方式“打泥巴”那就会呈现出另外一种新的艺术效果,这种艺术效果又会给舞蹈演员的动作做出另外一种解释。所以说舞蹈源自生活又高于生活。舞蹈中的“艺”为“技”作解释和升华。
3 当前社会少儿舞蹈教学中“技”与“艺”的现状
技艺分离,过于注重舞蹈的外部表现形式是现在少儿舞蹈教学的现状,根据笔者在少儿舞蹈培训班代课,以及在学校实习的经验来看,发现一个令人担忧的现象:教师在少儿舞蹈教学中本来有意义的一个动作却复述得毫无意义完全是为了造型而练习,为了动作而舞蹈,只注重肢体的表现和舞蹈中技术技巧的展示。只以技术技巧的精湛来衡量舞蹈的教学成果。或者是因为教师素质或场地资源等客观原因,舞蹈课只是进行口头介绍,仅仅说明舞蹈的故事意义,灌输舞蹈所包含的德育道理。但是动作简单,技法单一,光说少练。少儿舞蹈教育中的“技”与“艺”相互没有关联。“技艺”本该是一个整体,但却被分开来教学 。
3。1 纸上谈兵轻视舞蹈中“技”的训练
以校园为例:普通义务教育学校主要注重孩子的文化培养,在艺术教育的培养上重视程度不够。在舞蹈教学上,因场地限制或是教学硬件的缺失或是师资力量的缺位等因素,也许舞蹈课就是简单的视频欣赏,也许是做一些简单的肢体律动,舞蹈缺少科学的训练方式,舞蹈动作造型得不到技术的支撑,使少儿在舞蹈课学到东西仅仅停留在思维的层面,肢体得不到系统的训练,舞蹈课上对肢体的练习意义不大。再有课程的调配上也不合理,有的舞蹈教学甚至在音乐课堂上完成,舞蹈和音乐是两个独立的艺术,但是两者之间有着不可或缺的联系,音乐为舞蹈伴奏,为舞蹈升华情感;而拥有舞蹈的音乐却能让音乐的情感更加的明朗、饱满,让人的感官得到双重震撼!两者是互相独立却又相互依存才能更好发展的艺术,但是,学校因为师资薄弱的因素,对开办舞蹈课的重视程度不够甚至舞蹈音乐为选修课,课堂上把舞蹈故事的内容讲解的淋漓尽致,并且参透德育教育。但一整堂课却拍拍手跺跺脚,或者说做一些直观的生活型动作,再配合音乐的节奏讲讲道理就算完成了,少儿的肢体得到的训练少之又少。 少儿舞蹈教学中的技与艺(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20076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