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黄河三角洲吕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

时间:2018-12-04 09:35来源:毕业论文
吕剧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前景堪忧。笔者通过梳理相关资料,结合调查走访,对吕剧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及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让人们了解吕剧,保护吕剧
打赏

摘要:吕剧是山东代表性的地方戏剧,并且是非物质文化遗产,距今有100多年的历史,并且受到了人们的喜爱。但吕剧在经历了百年发展后,吕剧在当今社会的发展前景堪忧。笔者通过梳理相关资料,结合调查走访,对吕剧的起源、特点、发展现状及传承等方面进行了研究,希望能够让人们了解吕剧,保护吕剧。31066
毕业论文关键词:吕剧 艺术特征 发展现状 传承与保护
序 言
吕剧,又名“化装扬琴”,吕剧起源于黄河三角洲,流行于山东省以及江苏、安徽的部分地区。吕剧是山东的代表性剧种,也是全国八大剧种之一,距今有100年历史[1]。在吕剧文化兴起到现在的一百多年里,人们对其发展源流众说纷纭,对其艺术特征也没有深入了解,加之多种现代艺术形式的冲击,对吕剧的发展进步造成了很大的阻碍。基于这几点,笔者决定对吕剧的历史源流、艺术特征、发展现状以及吕剧的传承与保护四个方面进行系统的研究整理。本文将从吕剧本身所蕴含的文化底蕴来研究吕剧,希望可以帮助人们更加深入、客观的了解吕剧,也希望本文能够对吕剧创新与发展有所裨益。
一、吕剧的历史源流
(一)吕剧的起源与发展
吕剧,又被称为“化装扬琴”,以“凤阳歌”为母调,融合多种民间小调,演唱时以扬琴、坠琴为主要伴奏乐器[2]。吕剧多取材于当时社会生活,采用直白的地方方言,唱腔优美动听,表演形式多种多样,获得广大人民群众欢迎与喜爱。
关于吕剧的起源,“吕剧源于山东琴书”是人们公认的一个观点。山东琴书最初被人们称为小曲子,以说唱为主、表演为辅;演员多为两人或三、四人搭档演出;演员在演唱的同时操乐器,乐器主要以扬琴、坠琴为主;山东琴书曲调优美、唱词朴实,民间传说是其主要题材,后来有了对话和故事情节,接近生活;其结构形式为曲牌连缀体,最常用的曲牌是《凤阳歌》。这些都与后来出现的吕剧的特征极为相似,所以说山东琴书为吕剧的起源奠定了基础。后来山东琴书传入黄河三角洲地区,因其浓郁的生活气息而大受欢迎,于是当地的民间艺人纷纷学唱。又因当时该地区黄河水泛滥成灾, 外出逃荒的灾民遂以演唱这种"小曲子”来讨生活,促进了吕剧的起源。
在民间艺人演出的过程中发现坐腔扬琴不能充分表现故事情节,也不能很好的吸引观众,于是对内容进行创新,并将演出形式改为站立化装表演,故名“化装扬琴”,并且积极借鉴其他剧种的长处并学以致用。后来时殿元等人对化装扬琴进行了进一步的创新,用“跑驴”表演《王小赶脚》, 人物形象更加生动, 受到了群众的喜爱。化装扬琴艺人的出现是吕剧艺术形成的开端,而《王小赶脚》成为了吕剧诞生的标志[3]。
关于“吕剧”这一名称的由来,众说纷纭。通过史料记载和笔者的走访调查,总结出以下几种说法:
1)老艺人用“毛驴”化装表演《王小赶脚》,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称之为驴戏,由于称呼欠雅,后来音译为“吕戏”[4]。
2)“驴戏”进入到济南地区,以《吕洞宾打药》最为著名。当地群众不了解其由来,又因以“吕”字开头,所以称它为“吕戏”。
3)吕剧的表演大多都是两口子搭档,两个口为“吕”,故称为“吕戏”[5]。
吕剧定名后又进一步发展,大致划分为三个阶段:
一是解放后至1966年,吕剧的改革完善阶段[6]。这一阶段主要是对化妆扬琴阶段的剧目进行再创作和改编,还在原来的基础上对其音乐和表演形式进行改革,进一步提升自己。此时吕剧发展到一个高峰期,成为山东的代表性剧种。 黄河三角洲吕剧的历史传承与发展现状: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2709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