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音乐舞蹈论文 >

浅析近十年来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和作用(2)

时间:2019-08-29 13:07来源:毕业论文
(二)群众舞蹈的发展历程 群众舞蹈在进入奴隶时期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商朝时期,巫舞及其他宗教祭祀十分盛行,《礼记表记》有记载;殷人尊神,


(二)群众舞蹈的发展历程
群众舞蹈在进入奴隶时期后得到了更大的发展。商朝时期,巫舞及其他宗教祭祀十分盛行,《礼记•表记》有记载;“殷人尊神,率民以事神”可见舞蹈场面盛大,人数众多,这时期的群众舞蹈从自娱自乐向宗教表演艺术发展;西周主要是“礼崩乐坏”,君主建立的礼乐制度破坏,群众性的民间舞蹈盛起,《诗经》中很多描绘了青年男女在民间歌舞活动中相互吐露爱情、幸福欢快的情景;春秋战国时期,群众性歌舞艺人人数增多,技艺水平提高,四川成都出土的战国宴乐渔猎攻战纹壶,镶嵌的图案甚是精美,中间部分是“宴乐图”,其描绘了舞者一面击磬,一面舞蹈的场景,可见群众性舞蹈大多有表演、供人欣赏的作用。
在封建社会,汉代是舞蹈艺术最为繁荣发展的历史时代之一,“百戏”则是这时期最具有代表性的表演艺术形式,它盛行于民间,演出项目十分丰富,其中,乐舞百戏等表演艺术水平更是大幅度提高,上至当朝官员下至平民百姓,都能表演娱乐,西汉恒宽编著的《盐铁论》有详细的记载,如《盐铁论•散不足》篇载:“今俗因人之丧以求酒肉,幸与小坐而责辨,歌舞俳优,连笑伎戏,”连民间办丧事也要表演“百戏”,可见群众性舞蹈表演传播及其深广;魏晋时期,“以舞相属”这种礼节性交谊舞甚是流行,这类群众性舞蹈可礼节性起舞又可以即兴表演,不但可以展示舞蹈的修养还能达到群众自娱自乐的目的;唐朝时期,宫廷乐舞快速发展,相对群众性舞蹈的发展较为沉闷:宋朝时期,随着社会分工更加细化,各种艺术表演形式深入到民间,“村歌社舞”这种群众舞蹈形式也在广大农村、城镇的尤为盛行,这也是是中国舞蹈史重要转折点,宋代的民间性群众舞蹈,品种丰富,流传普遍,以“舞队”为主,当时也称之为“社火”,每当逢年过节,有组织的群众性舞蹈十分活跃,其中代表性较强的有《村田乐》、《讶鼓》、《傩舞》等,范成大《上元纪吴中节物俳谐体三十二韵》诗;“轻薄行歌过,颠狂社舞成”,并自注;“民间鼓乐谓之社火,不可悉记,大抵以滑稽取笑”,充分的表现了它的表演场景;元朝时期,舞蹈带有蒙古族色彩,“查玛”(跳神)具有一定的代表性,这种舞蹈带着各式面具起舞,有一些宗教气息;清朝时期,有很多具有代表性的民间舞蹈,如《龙舞》,《狮舞》发展到清代,已有相当高的艺术水平,另外《秧歌》不仅在农村流行,同时也在城市流传,如《北京走会图•秧歌》生动的描绘了春节期间的热闹场景,这些群众舞蹈大多反映了民间风土人情,生活乐趣;到20世纪初社交舞蹈开始出现,它主要是从西方国家传入中国各大城市,国人也表现了强烈的兴趣,继而交际舞很快成为中国社会最流行的一种生活方式;20世纪四五十年代群众舞蹈中”秧歌腰鼓”开始盛行,比如《腰鼓舞》、《大秧歌舞》、《丰收舞》等作品都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再到新中国成立初期群众舞蹈不单单是在城市中发展,农村地区发展更是兴旺;但是到了50年代末期许多舞蹈团体被撤销,取而代之的是《除四害舞》、《抓老鼠舞》等。到1966到1976年文化大革命期间,好多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群众舞蹈被禁止,但造反舞、忠字舞开始陆续发展起来,十年的”文革”群众舞蹈深受影响。到了”文革”结束后,群众舞蹈又开始发展起来,特别是进入20世纪90年代群众舞蹈中的广场文化逐渐的走入人们的生活。 浅析近十年来群众舞蹈的社会影响和作用(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38571.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