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俑魂》是以秦兵马俑中的“兵俑”为鲜明的舞蹈角色,编导精心地将中国人的人体文化的动态感加以锤炼,使得兵俑以沉稳、刚毅、果断、精明的形象出现在舞台上,但刚毅的同时也不忘带入中国古典舞的柔美身韵,因此《秦俑魂》中的兵俑可以说是刚柔相依,更深层次的揭示着中国古代武士的刚强姿态与中华男儿自强不息的精神风貌。出发点显然是从“俑”入手,紧扣着“俑”的特质,采用秦兵马俑中石兵千年如一日的站姿,把石像固有的特质融入到现实人体当中,从而使得兵俑鲜活起来。同时也将中国古代武士特有的鲜明象形精准的带给观众,这样一来不仅拉开了兵俑艺术角色与现实生活中人物的距离感,更加体现出编导所要表达艺术作品的历史深厚感。
编导创编此剧目的历史意义在于为完成中国统一之千秋大业,精兵强将这一不可或缺的坚强后盾是多么的重要。以此喻从古至今那些英勇的中华男儿为国家的统一,在国家的危难时刻挺身而出保家卫国的自强不息精神。
(二)《秦俑魂》中古典舞的由来及内涵
《秦俑魂》是以古典舞的形式表现出来的。古典舞传承至今,显而易见,它并不是什么创新过的审美体验,反而是几千年来动作文化艺术的流长和延伸。中国古典舞发展对我国舞蹈艺术向前迈进尤为重要,是长时期艺术实践积累流传下来的经典。古典舞兴起于五十年代,一直以来被人们堪称“戏曲舞蹈”。可以说古典舞本身就是戏曲与舞蹈的结合体,相辅相依、藕断丝连。如果要按戏曲来衡量,戏曲中最重要的唱与念已被剔掉;按舞蹈来衡量,但它还依旧浮现着戏曲的身段精华。古典舞要求角色形象的从属性十分鲜明。[1]
古典舞是中国几千年来典型肢体艺术文化的产物,从古至今都能感受到其文化特质的魅力;它作为中国史上一个后代兴起的艺术混合物品类,可以说只有它才能与西方芭蕾舞、现代舞相媲美,源自中国本土的艺术文化产物。
古典舞内涵“身韵”即“身法”与“韵律”总称,“身法”属于外部的技法范畴,“韵律”则属于艺术的内涵神采,它们二者的有机结合和渗透,才能真正体现中国古典舞的风貌及审美的精髓。[2]换句话说“身韵”即“形神兼备、身心并用、内外统一”这是中国古典舞不可缺少的标志,是中国古典舞的艺术灵魂所在。一个成熟的舞蹈演员在舞台上展现的动作之所以具有审美价值和艺术魅力,是因为体现了“形、神、劲、律”的高度融合,这正是中国古典舞身韵的最重要表现手段。[3]文献综述
这种蕴含着传统精神与文化体验的肢体艺术,发展极为迅猛,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以后逐渐形成了一套有着本民族艺术文化特色的完整中国古典舞体系,是中国舞蹈发展史中不可或缺的一个经典部分。
正是古典舞的这种特质古韵以及独有的身姿精髓,把《秦俑魂》中鲜明形象兵俑的精神传达的淋漓尽致。使得剧目角色刚柔相依,更传达了编导用我们中国本土的舞种肢体与以本土的音乐语汇完美结合来诉说着我们中花男儿的与柔情与刚强。
二、《秦俑魂》的艺术解析
(一)肢体语言
注:图1为《秦俑魂》动作剧照
肢体语言是最直接表达情感的视觉艺术,是一种饱满的形体运动,更是一种人类之间最原始的互动方式。舞蹈仅仅是肢体语言中的一种,只不过肢体语言在舞蹈中更具美感,以最美的形式向人们传达着所要传达的思想意志。
剧目开始,舞者随着泥塑外壳道具的破裂,脖子有节奏的一下一下奋力扭动,周围的一切都是那么陌生。嘴角微微颤动,又好似对周围的一切充满好奇,新鲜感十足。手指尖仿佛逐渐复苏知觉,迫不及待扒下脸上的泥塑面具,仿佛被凝封了几千年的勇士破壳而出,迫不及待想要去探寻这个既陌生又新鲜的环境,似乎冥冥之中早已注定,就待时机成熟。接着双脚从泥塑中奋力迈出。带着精壮的身体吃力向前挪动几步,似乎只是简单适应一下这个新环境,随后便好像很快就适应这个新环境,一个侧手翻接后空犹如时空穿越般地去接触着这个对他来讲陌生又好奇的世界,以一个防卫姿势的单膝跪地,昂首挺胸,仿佛无时无刻不忘自己一个威武战士的身份。当然展现在观众的也就是这个形象。 浅析古典舞《秦俑魂》艺术特征(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9757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