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创作背景
《玛依拉变奏曲》具有浓厚草原气息的抒情特色歌曲。他们最擅长歌舞,无边的草原赋予他们一副好嗓子。哈萨克族的民歌在演唱时会根据所表达的内容采用快板或慢板,体现了具有浓郁高原风格和草原抒情特色的特点。
《玛依拉变奏曲》的前身是由“西部歌王”王洛宾所创作而成的《玛依拉》。《玛依拉》是哈沙克族人们耳濡目染的歌曲,《玛依拉》歌曲的名字取自哈萨克一个叫玛依拉的姑娘,相传美若天仙的她,不但有一副好嗓子,而且舞蹈也跳得很好,路过的牧民们都被她甜美的歌喉吸引而来,听她的唱歌仿佛一身的疲惫都随歌声飘向了远方。
《玛依拉》的旋律单一,节拍活泼欢快,在调式调性运用了民族调式的E宫七声调式。《玛依拉变奏曲》由作曲家胡廷江在《玛依拉》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在歌曲中大胆运用西方花腔创作技巧,使作品的情绪更加丰富,成为群众耳熟目染的一首歌曲。论文网
二、《玛依拉变奏曲》音乐分析
(一)曲式分析
《玛依拉变奏曲》的调性为中国民族中七声调式:由E清乐宫调式转到A清乐宫调式再回到E清乐宫调式。曲子以四分之三拍为主,欢快的节奏,旋律音时值短,将玛依拉美丽动人、多才多艺的人物形象描绘的惟妙惟肖。
结构: A+A1+ A2+A3+尾部
《玛依拉变奏曲》的曲式结构图如下:
变奏曲式
┎─────────────────┸───────────────┒
主题部分 变奏一 变奏二 变奏三 尾部
┎─┸─┒ ┎─┸─┒ ┎─┸─┒ ┎─┸─┒ ┎┸─┒
A(20-47)+ A1(50-87) + A2(97-136) + A3(140-161) + 尾部(162-185)
单二部曲式 单二部曲式 单二部曲式 单二部曲式 单二部曲式
E宫 E宫 A宫 E宫 E宫
《玛依拉变奏曲》在胡廷江老师改编创作中,不仅以原曲为主,而且在中国民族调式中融入西洋元素。全曲以四分之三为主,在不同的部分中速度也不一样。体现出哈萨克人民热情、欢快的生活特点。
《玛依拉变奏曲》A1乐段的旋律在原曲的基础上进行创作,在A1乐段每一句的长音处引入了花腔创作技巧。在A2乐段中,调式调性为A清乐宫调式。速度减慢许多,平稳速度让A2的旋律更具抒情性,展现了玛依拉可爱、善良、活泼的一面。A3是对A1乐段的再现,再次点名主题,调式调性又回到 E 清乐宫调式上,速度与A1相同,A3乐段描述了玛依拉活泼、可爱的一面。在尾声部分中,在178小节的最后一拍中引出了全曲最高音,在178小节到180小节的长音将歌曲推向了高潮,最后旋律音在高音区结束。文献综述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2]不仅在风格上保留了哈萨克族民歌演唱的特点,而且在创作改编上也保留了歌曲原有曲调,这种创作手法对民族音乐文化的传承具有重要意义。
(二)调式调性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调式调性采用了中国民族七声宫调式,节拍为3/4拍,三拍子的节拍规律为歌曲增添了活力。从歌曲变奏的各个部分中都运用不同的角度去描述玛依拉的天真活泼、美丽大方的形象。 歌曲《玛依拉变奏曲》的音乐风格及演唱技巧(2):http://www.youerw.com/yinyue/lunwen_99149.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