沧浪诗话美学观点之新变
作者简介:杨烁,女,汉族,河南信阳市人,文学硕士,海南大学人文传播比较文学与世界文学专业,研究方向:英美文学。
[中图分类号]:I20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2-2139(2016)-14-0-02
产生于南宋中期的沧论文网浪诗话在中国诗论史上具有承前启后的地位。自魏晋以来,诗论多受到道家玄学与儒家正统的影响,对诗歌创作与诗歌批评的见解,尚且抽象而薄弱。而到了沧浪诗话,严羽则提出学诗从上做下“。师从盛唐“这样较为实际的有文本可参的学诗方法。严羽以佛学深浅论诗之高低,以佛家妙悟言诗之真法,从以禅喻诗“的角度切入,使诗歌创作与批评的道理更加容易理解接受。而谈及诗歌鉴赏的方法,严羽则是就诗论诗,舍去繁杂难懂的玄理,一句话直切要害。承前而有新变。
谈及其对后世的影响,其师法盛唐“的复古理论启发着明代复古潮流,妙悟“说又对清代王士祯的神韵说有所影响,而对王国维的人间词话则是从体制到论法到理论思想都是深刻的影响。
下面专就几点对沧浪诗话的全新认识做一定解会。
一。识而后悟――对江西诗派的批判与继承
严羽对江西诗人的评价不高,称他们为野狐外道“。蒙蔽其真实“。终不悟也“。但这并不代表严羽不赞成学习古人,他在沧浪诗话?诗辨开篇即明确指出学诗入门须正,须从上往下学习,从楚辞开始到盛唐之诗。首先可以肯定的是,严羽赞成把学习古人作为文学创作的基础,而且是必须要先学习古人才有可能有所顿悟。但是他同时又指出诗有别材,非关书也“,即诗歌的创作讲究别材别趣,不是死读书就能够达到的。因此,他更提倡做诗不涉理路,不落言筌“,自然而然地抒发诗人的真性情。即做诗要识而后悟。这一点类似于吕本中新变江西诗派所提出的活法“――在学习古人的基础上有自己的见解,灵活自然。不同的是,严羽接下来提出盛唐之人唯在兴趣的说法,更进一步将别材别趣抬升到与盛唐诗人齐平的高度。比之吕本中的活法“,更强调脱离书本而后悟入“,因此多读书多学古人就成了丰富诗人自我修养的必要条件而非创作诗歌时必须摹拟古人以求夺胎换骨“。点铁成金“。
但同时,严羽也继承了江西诗派关于诗从盛唐以及诗歌吟咏性情的思想。江西诗派诗人推崇杜甫为其宗主,严羽论及盛唐诗人,亦称李白。杜甫二人的成就无人能及,且诗之入神唯李杜得之,他人得之尚浅“。江西宗派之祖黄庭坚曾在书王知载胸山杂咏后中说:诗者,人之性情也。“同严羽的诗者,吟咏性情也。“是一个意思。而在有关以禅论诗方面,黄庭坚和严羽都强调正法眼,即以心传心的真髓,主要指接受者的鉴别能力。如范温潜溪诗眼所引黄庭坚:故学者需要以识为主,如禅宗所谓正法眼者。“同于严羽所谓:具正法眼者,是为第一义也。“
二。以禅喻诗――另辟妙悟“新路
诗与禅的联系有很悠久的历史。然而提出以禅喻诗“而定诗之宗旨“却是严羽的独创。首先,就诗歌创作水平的高低,严羽提出了乘有大小,宗有南北,道有邪正。学者须从最上乘,具正法眼,悟第一义。“的观点,将诗歌创作水平分为三个等级:汉。魏。晋与盛唐之诗,则第一义也。大历以还之诗,则小乘禅也,已落第二义矣;晚唐之诗,则声闻辟支果也。“实则是以朝代划分诗歌等级:盛唐及以前的诗歌是为第一义,所谓第一义“,在佛教里指无法用语言表达,无迹可求;而大历以后的诗歌落到第二义,第二义“则是用来比喻大历以还之诗人开始注重诗歌语言的人工雕饰,有迹可求。而晚唐之诗格局更加狭小。不成气候,只是声闻。辟支果这样的小乘禅。在三个分期之后,严羽又进一步指出,大历时期是诗歌创作的一个分水岭,因此学汉。魏。晋与盛唐诗者,临济下也。学大历以还之诗者,曹洞下也。“而所谓临济者“,即后文提到的国初之诗尚沿袭唐人:王黄州学白乐天,杨文公。刘中山学李商隐,盛文肃学韦,欧阳公学韩退之古诗,梅圣俞学唐人平澹处。“曹洞者“则指江西宗派与江湖诗人。与前文相呼应。而苏东坡。黄庭坚不再其内,严羽说他们是出己意以为诗“,赞赏他们作诗能抒发真性情,有自己独特的风格。
进而,针对造成诗歌水平差异的原因,严羽指出了悟“有不同程度的问题:汉魏诗人不假于悟;谢灵运至盛唐诸公是透彻之悟;除此之外都是一知半解之悟甚或是终不悟。这里的悟“原本也是佛家用语,在佛教中,悟“是觉。三昧。三菩提的另一名称,是通过戒。定。慧三学获得的对佛性这个终极本体的了然于心。在佛禅中,悟“是修行者追求的目标,也是成佛的方法。成佛的结果和成佛的体现。在这里严羽吸收了佛禅的精髓来定义诗歌创作的宗旨,推崇盛唐的透彻之悟,同时指出江西诗派的弊端在于一知半解之悟。只有自然得到妙悟“才能创作出像盛唐诗歌那样优秀的诗篇。
三。诗歌鉴赏――尚兴趣“。气象“
从严羽批评江西诗派的弊病可以看出,严羽并不死板地要求诗歌的形式。音律,因此在诗之五法中,体制。格力与音节只是诗歌创作的基础,而兴趣和气象才是诗歌创作的升华。
在提及兴趣“说时,严羽推崇盛唐诗人,说他们唯在兴趣“,我们可以根据上下文来理解兴趣“二字的含义。前文他讲到诗歌的别材别趣“,非关书与理,从中可以看出两个观点:其一,同前文所讲的识而后悟“,在这里严羽更强调悟“,更重视超越书本之外的素材,即诗人个人的创造;其二,严羽反对当时程朱理学主导下的宋代诗坛,反对宋诗用古文创作的方法来写诗。他提出诗者,吟咏情性也。“,实际上是将诗歌与抽象的理论区分开,主张诗歌抒发诗人的主观情感。接下来,后文又用羚羊挂角,无迹可求“的典故来说明这种意境的精彩绝伦而又浑然天成,没有任何人工雕琢的痕迹。并相继使用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影,镜中之像“四组比喻来形容诗境的缥缈深远。韵味无穷。最后严羽将其总结为一点,即言有尽而意无穷“。正是这种言外之意。韵外之致,构成了趣“的美感体验。从而得出,兴趣“就是诗人感性而发所创作出的言有尽而意无穷的诗歌境界,即是诗歌的创作方法,也是诗歌的美学特征。
气象“一词在诗辩中并没有得到全面的阐释,但却是除兴趣“之外,最值得注意的一点。在诗评中,严羽多次使用气象“来赏析诗歌,可见气象“是优秀诗歌所普遍具有的一种美学特征。谈及一首诗的气象时,往往是形容其境界较为开阔,气势雄浑。王国维在人间词话里说:太白纯以气象胜,‘西风残照,汉家陵阙’,寥寥八字,遂关千古登临之口。后世唯范文正之渔家傲,夏英公之喜迁莺,差足继武,然气象已不逮矣。“此处虽然是评论词话,却与严羽有一定的继承关系,这里王国维认为范词与夏词都不及李白,就是输在了气象上。可见气象“的有无以及大小决定了一首诗或是词的品质高低。
结语:
沧浪诗话在诗歌理论发展史上具有不可磨灭的影响,它不仅打破了宋代诗坛僵化陈旧的诗歌风气,为推崇盛唐气象而推动诗歌向前发展;而且以其独创的以禅喻诗和妙悟“等美学新观点为诗歌理论建设注入了新的生机;同时,他提倡兴趣“与气象“的诗歌美学观点也为后世的王国维等大师所继承,在诗歌鉴赏方面更是别开局面。沧浪诗话语言酣畅淋漓,读之朗朗上口,本身也是一部极具艺术感染力的作品,值得后世学人研习。
沧浪诗话美学观点之新变
沧浪诗话美學观点之新变【2903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01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