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先秦儒道琴學中的美學特质分析【2777字】

时间:2023-06-22 09:29来源:毕业论文
先秦儒道琴學中的美學特质分析【2777字】

先秦儒道琴学中的美学特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96-02

中国


先秦儒道琴学中的美学特质分析

中图分类号:I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3-9082(2017)01-0396-02

中国古琴音乐文化始于先秦,其中包括了诸子百家争鸣的春秋战国。早在夏商周时期,古琴只作为一种宗教祭祀伴奏乐器出现,但到了春秋战国时期,它被赋予了更多论文网人文艺术价值和美学意义,这让它所表现出的音乐特性更加丰富。

一。儒家与道家的古琴乐教文化思想分析

作为古琴发展历史的初期――春秋战国无论在艺术造诣。文学思想还是审美观念方面都是中国历史的巅峰,所以古琴艺术也深受其感染,在文化思想表征方面表现出较高水平。在这一时期,社会思想大家当属儒家与道家,他们在古琴的乐教思想传播方面最为积极,所提出的理论成就也最高。

1。儒家的古琴乐教文化思想

乐教思想是儒家音乐文化思想的核心,它对于古琴早期的音乐文化体系形成产生了极大作用。儒家曾经提出过心平德合。知行合一“的乐教思想,可见儒家乐教思想是建立在人文道德理论基础之上的,他们强调音乐必须要体现仁“。德“本质,认为音乐之于人心是存在教化作用的。

儒家古琴乐教思想以道德为首,这在荀子的乐论中就有所体现君子以钟鼓导志,以琴瑟乐心。“在这里,荀子的乐论是继承了孔子儒家的乐教道德思想的,他也为古琴赋予了乐教的重要使命。他认为古琴音乐艺术拥有它必然的优越性,它能仪节人礼。教化人心。导正人情。定人心志,可见在儒家思想中,古琴所承担的乐教文化使命是相当重大的,它所体现的德“正是统治阶级的主观修养,礼“则代表了统治阶级配合自我角色而实施的客观行为,古琴音乐艺术则为这二者服务。因此在古琴发展历史的初期,它就是服务于政治文化上层建筑的重要艺术形式。

2。道家的古琴乐教文化思想

道家是的本土宗教,其所流传古曲也甚多。道家强调古琴艺术的琴学文化和琴道内凝性,这种琴道“与儒家的琴学“是互补的,但道家对于古琴的理解偏向于音乐本身,因此道家就有大音希声“。至乐无声“的古琴乐教文化思想。

大音希声“体现了道家对世俗音乐与传统乐教的反省态度。庄子认为,世俗音乐之于五音“令人不聪。令人耳聋。乱人心志,它严肃指出人如果陷入对世俗音乐的追求,必然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但是大音“不同于五音“,它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大方无隅“,它拥有道“之特性,强调对人主观修养的培养,能够透过人的无为“来看到人心境的提升,最终达到与道合一“的至高境界。老子认为以道为本体的无声音乐,才是最完美的音乐。“由此可见,与儒家乐教文化思想不同,道家更强调音乐本身,强调音乐之于美学特性发挥的重要作用。就这一点,后世三国魏国王弼在他的老子指略中就有停止不闻名曰希,不可得闻之音也。“这一句就充分体现了大音希声“的高尚境界,它指代一种人心有为的音乐实践过程,是道心无为的最高精神境界。这种境界也感染了后世文人,陶渊明就在其宦海失意后自然将老子的思想灌输于当时的古琴音乐艺术中,表达自己对现实社会道歪政邪的不满与愤慨。而且它常常以古琴来聊以慰藉,可见古琴在道家音乐文化思想中更强调音乐本身,它希望传达的乐教思想更加生活化,随意性更强。从美学的角度来讲,大音无希“更强调了一种无为自然。朴素虚静之美,这种美是永恒的。绝对的音乐艺术美,在美中也体现着老庄思想的道“,二者结合就是一种至乐无声“的音乐精神,它强调在不改变事物规律的基础上与道“相和谐。这种道家的乐教文化思想也在在后来被传入魏晋,对传统儒家哲学思想进行了改良,它主张人们利用已有条件或亲自创造条件来改变现有事物规律,这样才能让万物与道“相和谐,这其中就包括古琴音乐艺术本身[1]。

二。儒家与道家的古琴文化审美观分析

无论是儒家还是道家,古琴都是古代文人教化思想传播。追求审美观念。体现人文价值境界的精神寄托,形成了古代人文独特的文化审美价值观,在每一个朝代改变着古琴的艺术风格表现。

1。儒家思想影响下的古琴文化审美观分析

儒家乐教文化思想赋予了古琴中和“的审美观要求,儒家认为它们能够实现自我生命的提升,最终达到渐浸默化的目的,这也是儒家思想之于古琴艺术独特的文化审美观念。

所谓中和“就是中正和平“,它是古代雅乐的重要审美观标准。在左传中,和“就被视为是建立在事物相辅相成的思维之上的审美标准。古琴艺术以声“的变化来主导人们心志。心理情绪,进而达到提升人德行生命的目的。在儒家思想看来,和声“与和心“是相互统一的,而且它们都归属于政道平和“,即和政“[2]。

古琴音乐艺术拥有大声不振华而流漫,细声不湮灭而不闻“的独特特色,这也迎合了儒家乐教文化思想中的雅乐审美观“。因此,中和“就成为人们修身养性的重要凭借。也正是古琴的存在为后世建立了琴乐审美的核心价值观。当然如果从辨析的角度来讲,古人的音乐审美观还相对单调,因为这些说法多建立于当时文人对古琴的直观印象上,其中夹杂更多象征性表意因素。但无论如何,它也是古代文人对于古琴雅乐表现的主观思维,某种程度上体现了对古琴音乐艺术的理解[3]。

另一方面,口传心授“所呈现的是古代古琴教学方法的基本思路,它根据琴曲节奏。指法进行句句斟酌,以便于学习者默识于心,再加之古代文人对琴曲意境的升华演绎与想象,其?刃亩怨徘僖帐醪呕嵊兴?感悟,外现于古琴的弹奏形式及技巧表现方面。所以说移情“也是古琴琴乐实践中的重要表现手法,它也是乐教教化前提下所形成的人心渐浸默化功能,这种对音乐艺术的审美价值观体现更值得现代人借鉴[4]。

2。道家思想影响下的古琴文化审美观分析

物我两忘“是道家琴乐境界的最高审美意识体现。道家讲求物我“思想,他们更沉浸于对古琴音乐艺术的鉴赏,将其融入到自我生活当中。大自然风景当中,形成一种逍遥神游的物我两忘“状态。在这一方面,魏晋南北朝文人就深受道家该思想影响,他们对于古琴音乐的审美价值观表现更为开放,他们借琴诗自乐,聊以忘忧,拥有一种与音乐共同融入大自然的澡雪精神“,这也是道家思想之于古琴音乐艺术难能可贵的地方。它体现了古琴的游心自然“之美,这是一种前所未有的古琴艺术审美价值观,为后世各个朝代的古琴艺术风格流派建立奠定了本质基础。相比于儒家相对严肃的乐教文化思想“,道家的琴媒抒情“思想就相对更加自由。洒脱,希望人们能够将心灵与自然和谐融合,真正实现物我两忘“的精神状态,这也被后世许多文人所热衷和推崇[5]。

总结

本文在注重儒家与道家思想哲学的背景下,探析了古琴在其发展起源时期对当时文人的影响。也从乐教文化思想和审美价值观念两个方面探讨了古琴文化传播的人文艺术价值。在研究过程中,我们不得不承认古代文人对于古琴音乐艺术理解的局限性和保守性,但同时我们也发现正是他们所提出的思想为后来琴乐文化及风格流派形成带来了重要的借鉴意义价值,使其成为人类教育。修身养性的重要载体,这一点是我们必须予以肯定的。

先秦儒道琴学中的美学特质分析

先秦儒道琴學中的美學特质分析【2777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07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