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复观(1903~1982年)是现代新儒家的重镇。早年从军从政,后对政治失望,目光转向学术界,在不惑之年作为陆军少将执弟子礼,问学于熊十力。半路出家。矢志学问的徐复观,充满着对中华文化悠久之谜的求索和追问。他通过大量的思想史论。时政杂文,孜孜不倦地探索中国文化的人文主义精神,探询形而中者谓之心论文网“的心“,并对中国艺术精神和艺术心灵作了深广的剖析,拓出了新儒家心性美学的一片天地。
一。心的文化与忧患意识
徐复观着力于中国思想史中所涵贯的中国文化精神的抉发。他说:中国文化最基本的特性,可以说是‘心的文化’“[1],而心“则被他确认为人的价值的根源“或道德。艺术之主体“。这种心的活动,与一般所说的心或心理学上的意识“并不相同,它作为超越生理欲望的本心而存在。中国的儒家。道家以及后来的禅宗所说的心,是通过一种修养工夫,使心从其他生理活动中摆脱出来,以心的本来面目活动,这时的心才能生发出道德。艺术和纯客观的认知活动。
心的文化“铸就了中国文学的心灵型态。在传统的文学思想中,心灵型态包含着如何解决文学作品的个性与社会性的问题。徐复观认为孔颖达的毛诗正义表达了传统文学理论的基本看法:一人者,作诗之人。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诗人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故一国之事,系此一人使言之也。故谓讽。诗人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而咏歌王政。故谓之雅。“徐复观解释道,所谓其作诗者,道己一人之心耳“,即是发抒自己的性情,发抒自己的个性。要所言一人,心乃是一国之心“,这是说作者虽系诗一人,但此诗人之心,乃是一国一心;即是说,诗人的个性,就是诗人的社会性。诗人的个性何以能即是诗人的社会性?因为诗人是揽一国之意以为己心“,总天下之心,四方风俗以为己意“。即诗人先经历了一个把一国之意,天下之心,内在化而形成自己的心,形成自己个性的历程,于是诗人的心,诗人的个性,不是以个人为中心的心,不是纯主观的个性;而是经过提炼升华后的社会的心,是先由客观转为主观,因而在主观中蕴蓄着客观的。主客合一的个性。“[2]因此,一个伟大的诗人,他的精神总是笼罩着整个的天下国家,把天下国家的悲欢忧乐,凝注于内心,以形成其悲欢忧乐,再挟带着自己的血肉把它表达出来,于是使读者随诗人之所悲而悲,随诗人之所乐而乐,作者的感情和读者的感情,通过作品而融合在一起。
徐复观在诠释中国的心的文化“的人文精神时,还提炼出一个具有原创性的概念_忧患意识。他认为,从殷周之际开始,中国的人文精神就跃动着忧患意识。从易传看,忧患意识之所以形成,跟周代统治集团与殷纣之间微妙而困难的处境有关。战战兢兢,如临深渊,如履薄冰“,正是周人在困境中精神自觉及责任感凸现的反映。殷周之际忧患心理的形成,乃源于当事者对吉凶成败的深思熟虑的远见,忧患意识暗示了成败得失与当事者行为的密切关系,及当事者在行为上所应负的责任。忧患正是由这种责任感而来的,要以己力突破困难而尚未突破时的心理状态。所以忧患意识,乃是人类精神开始直接对事物发生责任感的表现,也即是精神上开始有了人的自觉的表现。
徐复观发现,中国文化的人文精神是以忧患意识为起点,儒道两家的基本动机都是出于忧患意识。只是儒家面对忧患而要求加以救济,表现出一种吾非斯人之德而谁与“的入世精神;而道家面对忧患则要求得到解脱,表现出一种上与造物者游,而下与外死生无终始者为友“的超越精神。
忧患意识是中国文化和文学的动力,这一观点是深具慧眼,并且符合文学史实的。徐复观认为,作为一个伟大诗人的基本条件,首先在于不失其赤子之心,不失去自己的人性;不失去自己的人性,便是得性情之正;能得性情之正,则性情本身自然会与天下人的性情相感相通。
于是,文学创造的基本条件及其成就的深浅大小,来自作者在具体生活中的感发的程度,再加上表现的能力。一个作者如果有高洁的情操,深厚的同情心,便能有高洁深厚的感发,形成创作的醇美动机,写出伟大的作品。作者以儒家思想作为平日的人格修养,将自己的整个生命转化。提升为儒家道德理性的生命,以此与客观事物相遇,必然会产生对人生。社会。政治的无限悲情感与责任感。于是,文学创作敞开了无限创作的源泉,超越了那些蠕蠕而动的为一己名利之私的时文。因此,作者若能注重人格修养,得性情之正“,使道德内在化,内在化为作者之心,心性与道德融为一体,由道德而来的仁心与勇气,加深和扩大感发的对象与动机,能使作者见人之所不得见,感人之所不能感,言人之所不致言。既宣泄自己的深衷,又直扣众人的心弦;既发抒自己的孤愤,又把握众人的情怀,从而达到真情远注。腠理入微的理想境地。
二。礼乐之心与尽善尽美
作为现代新儒家,徐复观首先由音乐探索孔子的艺术精神。他认为,中国古代常将礼乐“并称,儒家的哲学思想大半是从乐与礼两个观念出发的。礼乐并重,并把乐安放在礼的上位,认定乐才是一个人格完成的境界。这是孔子立教的宗旨。正如孔子所言兴于诗,立于礼,成于乐“。可以说,到了孔子,才有对于音乐的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而在最高艺术价值的自觉中,孔子建立了为人生而艺术“的典型。
徐复观指出,就现在所能看的材料看,孔子可能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位最明显而又最伟大的艺术精神的发现者。孔子不仅欣赏音乐,而且对音乐作了一番重要的整理工作。其证据是史记•孔子世家说:三百五篇,孔子皆弦歌之,以求合韶。武。雅颂之音,礼乐自此可得而述。“这种陈述是可信的。而春秋战国时期的乐记,正是对孔门有关音乐艺术理论的总结。
儒家说礼乐,着重礼乐所表现的精神。礼乐的精神是什么呢?徐复观认为,乐的精神是和。静。乐。仁。爱,乐表现为情志陶冶;礼的精神是序。节。中。义。理,表现为恭敬与节制。乐的精神在和,礼的精神在序。乐中有礼,礼之中也必有乐,乐自内出,礼自外作“,乐是不可变之情,礼是不可易之理,合乎情然后当于理。乐是内涵,礼是外观,和顺积中,而英华发外。乐“养成乐的人格世界,必须对乐“有一规定。而孔门要求于乐“的是美与仁的统一,即:仁中有乐,乐中有仁。孔子之所以说郑声淫“,是因为郑声不符合尽善尽美的标准。韶乐之所以尽善尽美,是因为尧舜的仁的精神融透到韶乐之中,形成与乐“的艺术形式完全融和统一的内容。
至此,徐复观阐明了儒家所说的礼乐“与中国艺术与美学的发展的密切关系,并分析了礼“与乐“的内在联系和孔子的仁美统一“。善美统一“的思想内涵及其重要价值。然而,艺术的尽美与道德的尽善为何能完全融和呢?按徐复观的见解,乐的一般本质与仁的本质,本有其自然相通之处。乐的一般本质,可以用一个和“字来总括。在孔子那里,仁者必和,和中涵有仁的意味。因为仁者爱人,而乐者异义合爱者也“。仁者浑然与物同体“境界与乐合同“境界自有会通之点。所以徐复观说:乐与仁的会同统一,即是艺术与道德,在其最深的根底中,同时,也即是在其最高的境界中,会得到自然而然的融合统一;因而道德充实了艺术的内容,艺术助长。安定了道德的力量。“[3]徐复观揭示出孔子的美学理想的核心是尽善尽美“的内容和形式的统一。孔子非常重视艺术给予人的审美感性的愉快和享受,而反对禁欲主义的自我禁锢和人为藩篱。孔子认为音乐乃至艺术作为美,既能满足一种精神的向善。提升,又给人一种感官的享乐。愉悦,儒家重视人格的善和艺术的美,并将人格之善融于艺术之美,艺术之美附丽人格的善,使人生在充满善的仁义光辉时,又耀眼地呈现出美的绮丽虹彩。人生与艺术达到一种理想性的完美融合,艺术作品也因人格善的灵魂滋润流淌而闪耀星光般晶莹的亮点,具有美的内在力量。因此,儒家艺术精神既不追求单纯的功利宣传教化功能,也不走进为艺术而艺术的象牙之塔,儒家追求的是美与善的统一,善为美。美为善,善美妙合无间。
儒家追求尽善与尽美的最高理想。这一思想是异常深刻的。在孔子的思想中,真“(道德之真)和善“(行为之善)实际上是统一的,也就是说认识论(求真)和修养论(求善)实际上是统一的。孔子所说的美“,是一种以善“为内容的美,是表现善“的美感形式。朱熹在论语集注中对孔子所言尽善尽美“一语解释道:美者,声容之盛;善者,美之实也。“这种解释可谓深得孔子本意。所谓尽善尽美“的善“是一种内容美,而美“则是善“的形式美。由此可见,孔子所讲的美“与善“是统一的。孔子以善统率真和美的观点奠定了儒家的认识观。道德观和美学观,后来的儒家学者继承和发扬了这一观点。
徐复观把儒家尽善尽美“精神看作是中国艺术思想的宝贵财富。他阐述尽善尽美“的儒家艺术精神,目的在于彰显中国人充满德性的艺术心灵观。
徐复观心性美學思想探论【3500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14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