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互联网触角延伸。无远弗届的今天,对数字化技术进行价值阐释,需要的不再是单纯的媒介认知,也不限于技术功能的效益省察,还需要有人文价值理性的意义阐释。探询数字化的哲学局限与美学悖论,旨在破除数字化技术对人类精神世界的遮蔽,将电子媒介GM的现象学诠释作为体认和建设数字化时代人文精神的思维平台和实践论文网前沿,让网络技术的文化命意不断创生与人的精神向度同构的意义隐喻,使其成为人类澄明的精神在大地行走“的一种生命安顿方式,以求达成高技术与高人文的协调与统一。
一。数字技术的哲学局限
数字化技术显在的技术优势与潜在的哲学局限构成其同时并存的两极。这种哲学局限首先表现为数字标准化对事物个性意义体认的限制。数字化比特“对信息的编码与解码。检测与传输是静态的。标准化的,它可能乃至必然抹煞事物背后的内在差异性,消弭视域内所有知识。技能。规则。标准。程度的个性特征。对本原性事物作技术化削足适履,有利于对象的量化处理和规范传输,甚至带来创造性转换和功能的提升,但同时也是对事物潜蕴意义的漠视和背离。例如,正如专家所言比特不可能测试出组织的功效。文化的价值和生命的意义,它揭示出的只是事件_关系_信息的一个新维度而已。[1](P8)例如,网络交友的方便快捷,让有情人e网情深“,然而却难以获得对象个性和人品的真正体认,虚拟的网恋甚至可能使真正的有情人失去幸福。网上写作态情快意。发表自由,让无名者体验到我也可以当作家“的快感,但降低作家“的门槛。消除发表作品的限制后,创作成了电子符号的标准化生产,作家“的速成与速朽。作品的速生与速亡却是互联网本身所无法逆料也无以评判的。网上阅读资源无限。应有尽有,可读屏“时的图文链接干扰和快餐式填鸭,却让人再也难以悉心品味读书“时细嚼慢咽的那种隽永的诗意和艺术内视的彼岸性。比特“对原子“的阻隔,很难让欣赏者获得文本个性的亲和力,去体察作品有意味的形式“(克莱夫·贝尔)和艺术里的精神“(康定斯基)。所以,在数字化风起云涌的时代,我们仍然需要警惕哈贝马斯曾经忠告的:技术已经使一个不合理的社会得以合法化“,他说:在科学技术发展的阶段上,生产力似乎进入了一种与生产关系的新的组合关系。现在,它们己不再为政治启蒙的利益而充当对流行合法性进行批判的基础,相反却成了合法性的基础。“[2](P84)
数字化的哲学局限还表现为数字的平面化对事物深度认知复杂性的限制。数字化信息处理是在失去时间深度的虚拟平面空间和思维外化的平面网络体中完成的,比特所模拟或虚拟的景象及其所简化的真理性,无论如何无法充分表征或完全替代本原事物,因为原初物本体的丰富性。自然性征的复杂性和动态的生长性与变异性,一定是超越比特仿真和数字模拟的。特别是诸如物理属性。真理认知。生命现象。心理活动。情感体验。神情变化等非表象因素,更是难以用数字化进行简单比量和仿拟的。即使是人类的基因图谱也只能是对生命的技术抽象和模型简化,真正的生命形态远比基因图谱复杂而多变;克隆的生命与自然生育之间不仅存在血缘人伦的矛盾,还存在生命孕育的自然性和生命过程社会性的双重落差。数字化生成机制在虚拟中实施循环逻辑,将对象的复杂个性转化为程序设定的类象(simulacrum)信息,原初事物的复杂意义和多样特征被规范化和标准化过滤得井井有条,不仅事物复杂性问题被简单化处理和技术性遗忘,程序本身的意义。价值与合理性也将被忽视。在这个过程中,数字化带来的是三重平面化:一是载体仿拟的平面化,即网络在线(online)没有时间的绵延只有空间聚合,把物理的时间转化为虚拟的空间,把历史的深度转换为此刻的在场“,把立体的实存物转化为平面化机器仿拟品,用虚拟真实(vertualreality)替代客观实存,这种载体仿拟的平面化带来的不仅有信息处理时的形态改变,还有媒体过滤中的意义丢失和精神深度削平。二是思维的平面化,正如同普遍使用文字符号的指涉功能(能指与所指)使人们逐渐淡忘了直面事物的亲历感一样,普遍使用数字化万维网“(www)会使人失去躬行生活时的反思性和思维的深度_当人们以网络的超常记忆体逐渐取代大脑记忆体时,人的思维就将逐渐趋于平面化,降低大脑记忆体在人类理解过程中的作用,就如同有了电话号码本就无需强制记忆一个个电话号码,电子媒介(电话。传真。电子邮件。网络聊天。QQ对话。手机短信)交往失去握手。拥抱时亲切的深度体验感一样。哈贝马斯曾说:无论如何,技术可以这样来解释:人类掌握了原本就植根于人类有机体中的目的_合理的活动的行为系统的基本要素,并把它们一个一个地透射到技术手段的平台上,从而使他自身能够从相应的功能上解脱开来。“[2](P87)不过哈贝马斯也许没有看到,这种解脱“同时也会造成技术与精神游离,或生命原点复杂性的平面性简化。三是超文本的平面化。网络文本的最大特色就是其超文本(hypertext)结构形态,整个互联网就是一个由万维网“(www)构成的数字化超文本。这一超文本话语里的语词。陈述。判断,随着体系本身链接和互动的扩张而倾向于在该体系内部自足地协同与印证,并且从体系所包含的其他词语。陈述。判断那里获得最终注解。在这一过程中,复杂的表象被简单化为数码类象,同时又将简单元素的复杂链接突现为平面化仿像,正如同无数简单神经元的复杂连接突显出思维现象一样。结果,超文本机智地复制了平面化的物象表征,却挤出了漫浸于物象中的精神水分,以至于一些超文本小说流于智力游戏和技术时尚表演。
还有数字的知识化对意志自由的限制。技术(包括‘网络技术’)导源于‘求知意志’(thewilltoknow),人文精神导源于‘意志’的自由。因此在技术的时代(即以技术进步为主导的时代),人容易沦为‘求知意志’的奴隶;而在信仰的时代,人的自由意志被‘无知’所蒙蔽。“[3](P177)人类求知意志发明的数字化技术提升了知识的价值,甚至诱发网络为王“的知识崇拜,却又限制了支撑求知“的意志自由。按照康德的观点,思想为知性提供意义“,理解则为感性提供知识“,而互联网的接入和运用主要是知识“_技术知识,而不是意义“,是出于求知知识,而不是求知意志;不仅不是意志对意义的探寻,还可能导致人们对于意义求知的束缚_因为意义是价值层面的东西,知识则是客观认知的对象,数字化是知识性的工具载体和技术手段,它的炫目与神奇吸引的是求知者的眼球,却遮蔽了知识背后意义的光彩和对价值的意志追求。在互联网上,我们获得的是知识“,而我们的头脑总是试图为我们的生活提供意义“。我们生活的意义之所以必须要从我们自己的头脑里得来,根本原因在于生活的意义必须经过亲身体验才可能被领悟。知识是外在的东西,而意义是内在价值的体认,意义“的意义在于它从来就不是一种可以置体认主体为度外的知识“,而在于它是一种情感的投入,一种理性的沉思,一种意志的洞见,一种入乎其内的价值关怀,这不是靠知识(如数字化知识)的占有所能决定的。计算机及其网络知识对意义体认主体来说是外在的。非中心化的。非价值主体的,它与意义之间还隔着一条数字化鸿沟,人的求知意志需要迈过这条鸿沟并且把鸿沟“变作桥梁“才能真正求知其真正的意义。
有时候,技术的霸权还可能导致知识至上“,用工具理性解构人文的意义,最终走向价值理性和意志自由的反面。尼采就曾说,现代科技正在把世界变成一个机械的世界,而本质上机械的世界是一个本质上无意义的世界“[4](P256)。法兰克福学派的代表人物如霍克海默(M。Horkheimer)。阿多诺(T。Adorno)。马尔库塞(H。Marcuse)。哈贝马斯(J。Harbermas)等人,从社会批判的政治和人文立场对现代技术及其文化工业进行了尖锐的批判。他们认为,为什么笛卡尔新科学的数学宇宙“的理想却在奥斯威辛集中营和广岛原子弹爆炸的噩梦中沦为泡影?为什么在培根。笛卡尔。伽利略所热烈呼唤的新时代里,人类并没有进人一种真正的人类状况,而是沉沦到一种新的野蛮之中?主要原因则在于技术的解放力量转化为解放的桎梏“,科技构成统治合法性的基础,铸就了一种新型的以科学为偶像的技术统治论意识形态,造成理性的黯然失色“(霍克海默)。单向度的人“(马尔库塞)和爱欲与文明“(马尔库塞)的悖反,因而,应该以交往旨趣“代替技术旨趣“,才能使人类走向一个合理的社会“(哈贝马斯)。伽达默尔说,瞩目于技术的知识使现代人成了一个为了机器平稳运行而被安在某个位置上的东西“,这样,自由不仅受到各种统治者的威胁,而且更多地受着一切我们认为我们所控制的东西的支配和对其依赖性的威胁“[5](P132)。弗洛姆(E。Fromm)说得更尖锐:人创造了种种新的。更好的方法征服自然,但却陷人这些方法的罗网之中,并最终失去了赋予这些方法以意义的人自己。人征服了自然,却成为自己所创造的机器的奴隶。“[6](P25)他提出,是人,而不是技术,必须成为价值的最终根源;是人的最优发展,而不是生产的最大化,成为所有计划的标准。“[7](P96)技术的这些局限衍生出求知意志对求知意义的限制或技术知识对意志自由的束缚,这也许可以说是科技与人文“的精神现象学在数字化时代所要面对的新的斯诺命题“①[8]。
二。数字艺术的美学悖论
数字化信息传播技术是人类理性的伟大创造,但数字化的理论和实践,在技术性程序和人性化的编码之间从一开始就存在着需要调解的矛盾现象。这种矛盾在网络艺术活动中则体现为数字化艺术的美学悖论,对这些悖论的理性反思将使我们在培植科技与艺术共存共荣境界时,持有一份真诚而清醒的诗意关怀。这里拟涉及这样几种观念上的悖论及其对立与统一:
数字虚拟与艺术真实。在传统的艺术美学中,真实性“是一个艺术价值论。审美意义论的范畴。无论是写实文学的生括真实。浪漫文学的情感真实。象征文学的心理真实,还是荒诞作品的本质真实,都需要一个实存的现实物(人)作为参照系,以便为艺术品确定一个能被主体的知。情。意所认同的评判尺度。然而对数字艺术。特别是网络作品的真实性“评判却失去了这个主客分立的逻辑前提_数字化网络创作是赛博空间“缔造的虚拟真实“,它既非客体,也非主体;既是艺术真实的对象,又是艺术真实的本体_网络艺术在表现这一虚拟时,需要借助这一虚拟,同时又是在创造虚拟本身。华盛顿大学的布里肯(W。Briken)对网络虚拟真实的表述是:
心理学是虚拟真实的依据,界面即我们的身体。
知识用经脸来表达,环境中存在着数据。
尺度和时间是探索的坐标,一次经验标价1兆。
要问虚拟真实的含义,就是实实在在已不必要。[9](P33)
这样的真实“是虚拟的,但却是真实的,是可以感觉和把握的,它是数字艺术真实生成的背景,达成的是虚拟真实与艺术真实的融合;它并没有完全摆脱客观现实的认知和参照模式,却又独立于物理现实和心理现实而构成自主性艺术真实。创造赛博空间“(cyberspace)这一概念的威廉·吉布森(W。Gibson)在他的赛博朋克“(cyberpunk)小说神经漫游者(Neuromancer)中解释说:赛博空间是成千上万接人网络的人产生的交感幻象,……这些幻象是来自计算机数据在人体中再现的结果。“[10](P67)它有两个显著特点:一是有条理的信息构成了一个非物质的虚拟空间;二是身体虚拟化,达成人机合一。[11](P25-26)这样的赛博空间用虚拟构成真实,又用真实表达虚拟,数字艺术的美学建构就在于从二者的悖反中获得审美创造的张力。
文学在线与文学性消散。数字化互联网首先是作为一种新的载体出现在文学面前的。尽管文学走进网络或者网络接纳文学是数字化时代的必然选择,但文学在线“在很大程度上并不是为了文学,而常常是源于游戏。休闲。表达。交流。孤独的狂欢“等等。此时,文学性(literariness)不仅可能被遗忘或遮蔽,还将被祛魅“(disenchantment)和消散。文学的审美原点和价值本体在于其文学性,即如雅可布逊(R。Jakobson)所说的:文学科学的对象不是文学,而是‘文学性’,即那个使一部作品成为文学作品的东西。“[12](P104)网络文学恰恰是用符码游戏性替代了文学性,用机械复制性替代了文学的经典性。在这里,文学“是在线的,甚至是簇拥登场。火爆抢滩的,而文学性“却是飘散的,逃逸的,无以言说的。法国作家吉斯·黛布雷(R。Debray)从媒体特征的角度解释过电子艺术的非文学性和非审美性问题:
数字化的哲學局限与美學悖论【4813字】: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179167.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