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1城市更新概念
“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这个明确的词汇自20世纪70年代在西方发达国家城市管理领域被提出以来,其概念逐步被国际社会广泛接受。城市更新一般有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客观物质实体(基础设施等建筑物硬件)的拆除、改造与重新建设;二是生态、空间、文化视觉环境的改造与延续,包括社会网络结构和由此形成的心理定势[1]。西方城市经历了多次更新改造的政策与实践,也先后出现过不同的提法,包括城市重建(urban restruction)、城市振兴(urban revitalization)、城市更新(urban renewal)、城市再开发(urban redevelopment)、城市再生(urban regeneration)等。不同的名称体现了不同时代的特征与内涵,但它们都具有本质上的相似性,本质上都反映了城市改造、重建、再生和延续的过程。
1.2城市更新主流策略
从上世纪90年代至今,西方的城市更新策略变得多样而科学,不再是一人的理论所主导。其策略总结下来主要有企业化、文化主导和可持续性等3个大方向:
1.2.1企业化城市策略
自20世纪90年代初开始,Maclaren等人提出的经营城市的理念逐渐在欧美城市得到广泛运用,主要指允许私人企业承担部分城市公共服务职能或负责城市标志景观的建造,通过组织城市发展公司等形式的公私合作机构负责更新的实施[2]。随着城市更新的不断深入,为应对企业化经营中不可避免的负面社会效应,英美国家的企业化城市更新策略也出现相应的转向和调整,并融入了更多对实现地方经济持久复兴及更新公平性的思考[4]
1.2.2文化主导的城市更新策略
文化主导的更新模式可大体归为两类:①通过大型的更新改造项目,建立城市旗舰式地标建筑对城市文化形象的重构;②从文化产业的角度出发,研究以创意阶层的融入城市,形成创意产品与创意消费相结合的创意街区。具体策略包括发展文化、创意设计活动作为城市品牌,如英国衰退旧工业区发展会议旅游塑造新的城市形象[4];利用文化产品和消费促进城市复兴,利用文化创意与已有制造业基础的结合,以混合使用(mix-used)的方式实现对旧制造业中心的升级。
1.2.3可持续发展策略
可持续发展策略最初多用于“棕地”再开发过程中被污染土地的环境整治,强调对植被及生态系统的恢复,即从环境生态的角度提出可持续发展的思考。随着城市更新目标多元化的演进,可持续发展的内涵逐渐延伸到环境、社会、经济的多个方面,更新项目的好坏不仅仅是一个点状的物质更新,而是具有广泛的正外部性,能够带动地区经济复兴及持久增长的多元化更新。目前流行的可持续发展城市更新策略主要是针对内城衰退等问题,提出通过发展住宅提高城市生活多样性,尤其是利用夜晚的休闲、娱乐产业促进市中心夜晚经济活力,使市中心更新呈现社会生活多样化的可持续复兴但从当前已完成的更新案例来看,可持续发展策略多停留在理念认知层面,在实际更新过程中,仍然缺乏有效的介入途径,或因为与更新的经济利益相左,而存在实施困难。
1.3城市更新方法途径研究
城市更新的具体方法由早期单一的房地产主导型,逐步演化出旗舰项目激励型、大型赛事推动型、产业升级改造型以及其他多元化的更新形式。就城市低效利用土地和旧工业建筑的再开发途径而言,从可持续利用的角度,可置换为个性化和社会化的城市公共空间、城市绿地以及发展文化创意经济的城市休闲娱乐场所;对于内城的经济衰退区和弱势群体聚居的边缘化地区,可通过建设大型零售购物业态等大型更新项目,促进地方经济复兴,扩大就业,实现对地区形象的重塑;在新经济的带动下,特色都市新产业集聚区成为内城旧制造业改造升级的重要手段,如约翰内斯堡利用服装产业对大都市区内城的经济复兴;世界性体育和文化活动也是推动城市更新,提升城市形象的重要途径,如鹿特丹2001年欧洲文化展览会,希腊2004年奥运会推动的城市更新[5]。 南京市红花机场地块景观规划设计(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7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