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我国滨水区及公园景观不断地开发建设,在改善城市环境和空间方面取得了不少经验。但国内不合理的规划结构和土地利用方式,以及功能定位的局限性,使得我国滨水景观的游憩、景观和生态功能虽有,而整体性和连续性低下[6]。城市滨水区与纽约、多伦多、悉尼等城市的滨水景观相比,目前我国滨水空间的开发更注重水体治理、景观美化,忽视了滨水公园与城市公共开放空间及城市绿地系统之间的完整和连续。因而现在的滨水景观设计需从整个城市的景观系统出发进行规划,优化城市公共开放空间,提高城市的可居住性,加大滨水公园的生态景观功能[7]。
1.1.4 我国滨水景观的现实问题 从目前各地的实际案例看,我国的滨水公园开发建设很大部分停留在城市美化的层次,没有将滨水空间与城市整体相联系;滨水公园的改造再生也是在原有基础上作局部调整,丰富和置换景观要素,与原有生态景观各相独立,未能与城市发展结合起来,缺乏应有的协调和完整。
滨水开敞空间是城市公共空间的主要构成元素,包括水域空间、滨水广场、滨水步道、绿地公园等[8]。由于缺乏城市整体性,滨水空间破碎,过于强调个性,与其他公共开放空间缺乏合理的衔接和过渡,新建、改建的滨水项目未相互串连,无法形成连接城市各公共空间的滨水系统。
1.2 城市滨水绿色空间的设计方法及原则
1.2.1 功能多样化 在城市空间上,滨水区景观应具有整体性和统一性,使其成为一个多目标的整体,增大滨水绿色空间满足各种功能需要的能力。滨水区应提供多种形式的功能如林荫步道、成片绿荫休息场地、儿童娱乐区、音乐广场、游艇码头、观景台、赏鱼区等。结合人们的各种活动组织室内外空间,点线面相结合[9]。城市滨水区是城市生态脆弱敏感的区域,因而其治理要包括改善生态环境、增大游憩功能等问题,必须从区域出发,合理分区,提供多样化的景观结构,巧妙布置游览线路,以满足现代城市生活多样化的需求[10],统筹兼顾,强调整体,将各要素联系在一起进行规划设计,形成完整的滨水绿地系统。
1.2.2 自然生态化 在满足多功能的基础上,水环境也是滨水景观的关键。滨水空间作为放松身心的场所,能使人们融入到自然中,要依据景观生态学原理,模拟自然的江河岸线,以绿为主,运用天然材料及再生材料,进行二次利用,创造自然生趣,保护生物多样性,增加景观异至性,强调景观个性,促进自然循环,构建城市生态走廊,实现景观的可持续发展[11]。运用景观再生,采用自然驳岸,最大程度地模拟生态河道,营造自然生态的滨水绿色空间。 扬州中央公园核心区景观设计(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3783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