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3 园林景观照明的发展趋势
(1)注重景观照明艺术性的表达
光强对照明起决定性作用,同时又有着重要的造型功能。有光才能显现照明区域与人物和景物的造型。光越亮,形象越突出,光渐暗,形态渐隐;一切景物则淹没于黑暗之中。
1)光源的色温、显色性协调夜景空间气氛
一些常用光源的色温为[10,11]:标准烛光为1930K(开尔文温度单位);钨丝灯为2760~2900K;荧光灯为3000K;闪光灯为3800K;中午阳光为5400K;电子闪光灯为6000K;蓝天为12000~18000K。灯光在3500~5500K之间的色彩还原性好,易于表现日景中真实色彩。灯光的色温在2000~3000K之间光源色偏暖色彩具有前进感,灯光的色温在5500~7000K之间光源色彩偏冷具有后退感;色彩的前进、后退所形成的距离错视原理,在室内外灯光设计中常被用来加强或改变空间层次。显色性良好的光源可以还原景物的真实性;显色性较弱的光源可以产生视错觉营造想象空间的写意气氛。
2)灯具造型突出夜景主题
室外灯具种类按照功能划分为景观灯、庭院灯、路灯、高杆灯、投光灯、洗墙灯、地脚灯、草坪灯等。根据造型特点分为两类,第一类隐藏性灯具,如地脚灯、洗墙灯一般镶嵌在建筑物内墙,尽量做到隐藏,不影响白天的景观;第二类装饰性灯具,如景观灯就是专为特定空间量身定做的,好的景观灯在白天是景区中的装饰小品,突出景观空间主题。对于一些外形较大、造型不美的灯具,采用仿景观石外壳作为遮挡,一则不影响白天景观效果,二则保护了灯具,延长灯具的使用寿命。在特定的景观环境中,应结合空间的风格对装饰性灯具的外形统一考虑,同时在景观设计过程中尽量考虑到功能性灯具的隐藏性,最好将灯具隐藏装置与景区建设同步进行,做到“见光不见灯”。
3)照明分线控制实现场景的时空转换
根据夜景中重要景点与一般景点;重要景物与一般景物的划分,采取两种照明方式,即功能照明与艺术照明,将两种照明分线控制,以便在一般情况下只开启功能照明一项,完成灯光空间场景的变换,同时更好地节省能源。根据夜景中平日照明、一般节日照明、重大节日照明来划分不同的时段开启不同的灯光,完成场景空间的时间转换,同时更好地节省能源。
(2)以人为本,节能环保
1)光污染对人群健康的影响
光是一切生物必需的生存条件,正是由于光的刺激,使得动物在长期的进化和演变过程中形成了眼睛。虽然人眼只能感觉到电磁波谱中一小部分,但是不能被人眼感觉到的紫外线和红外线对却有积极作用的。由于红外光子的能量比紫外光子的能量小得多,它主要给人以热作用,所以在照明工程中可以仅考虑紫外线对人健康的影响。众所周知,紫外线对人的作用是显著的,当过量或长时间照射紫外线后,可引起皮肤癌;还会引起紫外线眼睛疾病(如白内障等);以及对人体免疫系统起抑制作用,使机体不能产生正常的应激反应,导致疾病发生。医学研究发现,瞬间的强光照射会使人出现短暂的失明现象;普通的光污染则会伤害人跟的角膜和虹膜,抑制视网膜杆状细胞和锥状细胞功能的发挥,从而引起视觉疲劳、视力下降;经常性的“噪光”下暴露的人会出现头晕眩目、失眠、心悸、情绪低落等神经衰弱症状;彩光污染对人体的危害更是让人触目惊心,长期在这种光环境中活动和工作的人会出现正常细胞衰亡、血压升高、体温起伏、心急气躁等各种不良症状。德国巴伐利亚市通过对200位市民的调查,其中有1/3的人抱怨晚间睡眠受到室外灯光特别是过亮的霓虹灯的干扰,有2/5的人反映不能入睡,而且感到头昏、眼花、耳鸣、咳嗽乃至引起哮喘。 城市湿地公园景观照明设计(4):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77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