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最高统治者利用科举考试的办法大量笼络人才,使封建朝廷各级官员中 文人的数量剧增,而这直接导致了整个社会形成了追崇文人的风尚。朝廷重视文 人和文人参与书法活动,文人士大夫数量的增加必然会加速促进文化艺术的繁 荣,其中对书法教育与书法传承所起的作用自然不言而喻。
宋朝以前的书法发展可以被认为一种官僚zhuyi书法的状态,到了宋代是文人 士大夫式书法的萌芽期。北宋王朝的建立,思想上异彩纷呈。尤其是禅宗思想的
1 李焘:《资治通鉴长编》,北京:中华书局,1979 年,第 15863 页。
渗入,使宋人在书法风格上追求平淡的自然的美,“尚意”成为宋代书法最主要 的特点。
宋人“尚意”的宗旨是在摆脱严谨的法度,提倡不拘泥于古,推崇超脱的 心灵。姜澄清先生说“宋是中国书法思想史上一个变风气的时代,中古之风止而 近古之风兴宋代”2
之所以也将“尚意”作为宋代书学的背景,是因为宋代书法审美已经深深地 受到了这股书风的潜移默化。尽管在宋代的书法思想中仍然强调法度,但苏米等 人“我书意造本无法,点画信手凡推求”、“意足我自足,放笔一戏空”3等呼 声毕竟是宋代书风的主旋律。文献综述
1。2 黄庭坚家世及交游
黄庭坚出身于官宦世家。他的父亲是黄庶庆历二年的进士,他为人高洁正直, 人格峻拔;喜好诗文,诗文方面学习杜甫,代表作《伐檀集》。其父黄庶的人格 和学识,对黄庭坚产生了重大的影响。
黄庭坚父亲去世后,全家经济拮据,只得跟从舅父李常游学淮南。其舅父也 是一位博学多才的文人。李常对黄庭坚的影响,不仅仅是生活上的接济,更为重 要的是道德人格的熏陶。
黄庭坚一生交游广泛,友人众多。现以两人作为例子来讲: 李之仪,字端叔,号姑溪居士,沧州无棣人。作为苏门文人,他与黄庭坚的
关系比较亲密。李、黄 二人一生交游频繁,诗词唱和较多,尤其是李之仪。他 广泛搜集黄庭坚的各种艺术作品并为之作题跋,非常推尊黄庭坚人品及欣赏其书 法艺术。
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州眉山人。黄庭坚与他亦师亦友。在书法上 黄庭坚与苏轼齐名,在当时有“苏黄” 之称。黄庭坚钦佩苏轼的人品,表现出 与苏轼审美的趋同和认可。在纷杂的思想文化背景下,苏轼对正在探索和研究中 的黄庭坚有着指导性的意义,是黄庭坚人生路上的引路人,这也为黄庭坚行书的 选择做了重要的铺垫。
2 姜澄清:《中国书法思想史》,郑州:,河南美术出版社,1997 年,第 146 页。
3 苏轼:《石苍舒醉墨堂》,《苏轼诗集》第一册,北京:中华书局,1982 年,第 235 页。
2 黄庭坚行书书风的形成
2 师法渊源
开始的时候学习宋代周越,从《瘗鹤铭》中得到启发,后来受到杨凝式、颜 真卿、怀素、李邕等人影响,形成了独特的风貌。他对《瘗鹤铭》情有独钟,在 其书论中提出了大字应该以《瘗鹤铭》为准则:
“小字莫作痴冻蝇,《乐毅论》胜《遗教经》。大字无过《瘗鹤铭》,《官 奴》
作草欺伯英。”4 从黄庭坚的书学理念来看,他既追求自然平淡的道家书学观,也追求韵致和
禅味的书学观,所追求的道家的精神恰恰和《瘗鹤铭》相一致。在学习《瘗鹤铭》 的时,黄庭坚也不是一味的模仿,单从字形上看,《瘗鹤铭》写的较工整平实, 而这个时期的黄庭坚已经开始尝试把字体形态刻意的拉长,显出瘦劲挺拔的字形 结构。可以说是取其神而遗其形。来,自,优.尔:论;文*网www.youerw.com +QQ752018766- 以《松风阁》为例看黄庭坚的书学思想(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6883.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