颜真卿书迹最早最著名的楷书是《多宝塔感应碑》。此碑用笔清劲腴润,结体匀稳谨严。其后《东方朔画赞》,苏轼以为诸碑之中“最为清雄” 。《大唐中兴颂》用笔浏漓顿挫,雄厚端严。《郭氏家庙碑》、《颜勤礼碑》用笔圆劲,广德以后是楷书的代表。《李玄靖碑》,大书深刻,已有晚年气象。《宋璟碑》,后人论述,大多认为是出自褚遂良。
行书中最有代表性的是“鲁公三稿”即《告伯父稿》、《争座位稿》、《祭侄文稿》。其中《祭侄文稿》被称为“天下第二行书”。
2 颜真卿楷书三个阶段的不同风格表现
颜真卿所创的楷书一反唐朝书风面貌,以篆隶笔意融合到楷书当中,将中锋与藏锋结合,藏锋逆入,收笔时多停顿收锋。用笔上多以圆笔,转折时不直接折笔,而是通过提笔曲折“暗过”,其独特的笔法与用笔风格自成一体,其形成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2。1 早期:初具颜体面貌
这一时期,以《多宝塔碑》(图1)为代表,用笔清俊遒美,结体方正匀稳,端庄谨密,是颜体独特特点形成的雏形。有意识的将横画书写的细瘦,点、竖、撇、捺写的粗壮些,笔画对比明显,整体还是明朗清晰,稳健工整,入笔刚劲有力。
2。2 中期:趋于成熟
“颜体”形神兼备趋向成熟是50多岁至60多岁之间,他在吸收消化的基础上,推陈出新,开创新体,表现出大气磅礴、刚健雄浑的时期。颜真卿吸取了秦汉时期的书法结体,方正平直,左右对称,字以正面示人,具有庄重大气的气度,是对传统欹侧形态的重大突破。用笔质朴厚重,苍劲端稳,起收笔处少有华饰;结体内舒外密,重心下移,体势宽绰,与前代内敛外放的,上紧下松的结字法迥异,营造了雄浑、博大、伟岸的独特风格。
2。3 晚期:返璞归真、 人书俱老
《颜氏家庙碑》(图3)则是其晚年书作的代表。此时的风格稍有回归之势,“颜体”的独特艺术风格完全成熟,在经历了继承、变革到臻于完美,以达到老而弥精。总观此时特点,笔画横细而竖粗,圆劲而刚毅,朴中有华,拙中寓巧;用笔浑厚,力透纸背;结体仍具有中宫疏朗,外部收敛的特征,通篇看来气势磅礴,苍劲老健,形成崭新的风貌,在书法史上独树一帜。
3 颜真卿楷书形成篆隶笔意过程的因素
“颜体”中有着浓厚的篆隶意味,但对其深入的研究后,观点层出不穷,但对这些观点没有系统的整理,以下就拟对颜真卿楷书形成篆隶笔意的过程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
3。1 盛中唐的书法艺术氛围
唐朝的文化风尚和审美观的时代改变,深刻的影响着唐代书法艺术风格的擅变与转折。初唐时期,唐太宗推崇右军书法,注重笔力,尤其以真、行书最为显著,自从欧、虞以来,莫不精心练习临摹,尤其当《圣教序》问世时,形成标准,李邕用行书的笔意来书写楷书,逐渐走向平实。
到了盛中唐时期,政治明朗,经济高度发展,书法审美观发生了很大的改变。唐玄宗从小受到自己父亲的影响,“规模尚古”,侧重于对隶书的喜爱,并且内廷侍书的供奉,大多出自隶书名家,比如韩泽木、蔡有邻、顾戒奢等众人,杜甫的《李朝八分小篆歌》中记载着:“尚书韩泽木,骑曹蔡有邻,开元以来数八分,潮也奄有儿子成三人”《宣和画谱》中也有记载唐玄宗对隶书喜爱“初见翰苑书体狃于世习,锐意章草、八分,遂摆脱旧学”的言论。文献综述 颜真卿楷书形成篆隶笔意的成因(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890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