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创作是为了阐述艺术家内心而产生的表达形式,风景油画也是这样。所以每一件艺术品的产生都会与社会环境产生关联并且受到影响,在不同的时间与背景下呈现出不一样的艺术风貌。而这种面貌不仅仅是景物或者实物以画作的形式出现在画面上,更是蕴含了画家的感情以及当地独特的地域文化。
石库门正是在特定的历史背景之下,由西方人带入中国,并且在当时的历史事件催化下诞生,成为上海的建筑特色。
因此,笔者期待着着两项外来产物的碰撞能带给人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二、创作主题与思想
(一) 石库门在上海历史中的意义及定位
若是你第一次来上海,你一定会惊讶浦东与浦西的迥然不同。浦东的高楼大厦充满了现代的感觉,浦西的西洋建筑却会让你有种身在西方的错觉,他们安静的矗立在上海的街头,风格各异,异常醒目,看似是外来产物却已经成为了上海的一部分,中国的一部分。
它们是上海的“特产”石库门(图1),由外来的殖民者们建造,却孕育除了属于上海的独特文化。1843年上海开埠通商,随后各国列强在开设租界,拉开了上海三界两方共同行政的序幕。1853年小刀会起义后,原本的上海居民逃入英法租界避难,江浙一带也有许多人逃入上海避难,租界人口一时暴涨,于是,独特的“石库门”住宅就此诞生。
图 1文献综述
石库门住宅作为中西方的共同产物,参照了中方的传统四合院以及欧洲的联列式住宅相邻的方式。以两扇黑漆大门为始,依次设有小门厅、小院,也被称作“天井”。与正间的两间厢房,楼下正中的是客堂并称为“上三”。而后面的灶间,灶间上面还有较低的一间“亭子间”,亭子间上面的晒台,并称为“下三”(图2)。这些石库门住宅绝大多数建于本世纪20年代。除了石库门,在近代的上海市区内还有许多其他的民众居所,比如棚户、花园洋房、高级公寓等等,但是它们的数量却远不及石库门,居民人数也比石库门也要少上许多。因此自石库门“出生”开始便注定会在上海获得了独特的地位,直到现在,仍有人居住在石库门内。
图 2
另一方面,石库门不仅仅是沪上居民的居住地,还兼具了生产及商业功能,承载了近现代上海民众的生活和文化。从历史和时间来看,上海这片土地的民俗生活从原有的乡村民俗逐渐转向都市民俗,石库门的出现和发展也与这一转变有着许多重合之处。石库门在时间与空间上都与上海民俗都市化进程有所联系。极具特色的石库门生活习俗也在此期间形成,石库门是百年来人们生活的重要载体,对上海民俗文化的形成起到了作用。
石库门的历史,不仅仅是石库门自身的成长经历,还是上海都市发展史中的一段重要的历程。正是曾经来自各地的数百万基层民众居住在这里,在石库门里弄共同融洽的生活、逐渐将各地的习俗合并融合,今天的上海才能以“大气谦和、包容万象”的独特城市风貌迎接着世界各地的人们。
石库门是上海历史当中不可磨灭的一部分,是这个城市的文脉,是这个城市的地标之一。而今后,它仍将影响着我们新一代的人。
(二) 画面的象征意义及构成
自古以来,人与自然都不是一个冷门的话题,也正是因为这样,欧洲的许多人像画作背后总有风景存在。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开始从装饰变成了主角,人们对于表达风景的技法也变得越来越纯熟以及多样化。风景画表现的是大自然,是大自然的美好,也是一个人的内心。学校里总会安排大家到户外进行写生,其实这个主张自印象派开始就有了,为的是让人亲身感受自然景物的构成、质感、空间、光色变化,让画面与人的情感产生化学作用,最为典型的可以提到莫奈的《干草堆》等作品(图3),极尽追求色彩变化。 上海石库门城市风景的创作与表现(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9578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