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艺术论文 >

中国古代玉带钩特征研究(2)

时间:2022-07-02 09:35来源:毕业论文
18 (十一)清代 20 (十二)总结 22 结语 24 致谢 26 参考 文献 27 一.引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人类文明的光芒,见证了众多灿烂

18

(十一)清代 20

(十二)总结 22

结语 24

致谢 26

参考文献 27

一.引言

在中国上下五千年的悠悠历史长河中,流淌着人类文明的光芒,见证了众多灿烂辉煌的文化和文明的产生、发展、鼎盛和消亡。从茹毛饮血的原始社会到“仓禀实而知礼仪,衣食足而知荣辱”的文明国家,历经了几百万年的劳动和社会经验积累,随着基本生存问题得到了有效解决,文明国家随之产生,古人开始追求更高层次的,即文明层次的生活品质,也孕育了更高层次的精神追求,等级制度得到了充分发展的养分,这时期的古人往往将美好的愿想寄托在器物中,大到地动浑天、家国天下,小到衣食住行,锅碗瓢盆,无一不是思想的交流和碰撞催生出的文明产物,凝结了几千年的古人思想和智慧。论文网

其中,衣食住行所涉及到的器物更是五花八门,各有千秋。在森严的等级制度下,繁文缛节成了文明的另类产物,而与之相对应的一些文明和等级外化的器物和物品被适当地夸大,用来彰显古人身份和地位。玉带钩,就是随着文明社会的开始而产生的无数器物之中一类不显眼的小器物,虽为小器,但在几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可以说也独具特色。同时兼具了实用性和玩赏性,使其玉带钩得以在历史发展中幸存下来,并得到发展,集合了各种中国古老的制造工艺,充分体现了中国古人的聪明才智,具有极高的研究和鉴赏价值。 

二.玉带钩的研究现状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古玉,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独具特色又不可或缺的物品,因其独特的物理性质,承载了古人所赋予的美好品德的象征。千百年来,儒者为自己的思想找到了一个再好不过的形象——玉,基于儒教的无所不在的巨大影响力,玉,成为中华民族的人文灵魂的物化形态。

许慎在《说文解字》中概括道:“玉,石之美者,有五德:润泽以温,仁之方也;腮理自外,可以知中,义之方也;其声舒扬,专以传闻,智之方也;不挠而折,勇之方也;锐廉而不怯,洁之方也。” 孔子也曾论玉:“夫昔者,君子比德于玉焉。温润而泽,仁也;慎密以栗,知也;廉而不刿,义也;垂之如队,礼也;叩之其声清越以长其终拙然,乐也;瑕不掩瑜,瑜不掩瑕,忠也;孚尹旁达,信也;气如白虹,天也;精神见于山川,地也;圭璋特达,德也;天下莫不贵者,道也。诗云:言念君子温其如玉。”

古人在仁义礼乐思想的指导下,将玉作为一种制作器物必不可少的重要原料,但玉制品的范围浩瀚如星辰大海,对玉制品的研究可谓无从下手。而在几千年历史的长河中长期存在的玉带钩,作为一种典型的玉制品,集合了古人制作玉器的工艺技法,其造型和纹饰体现了古人的审美眼光和流行文化,同时具备了实用性和玩赏性,极具研究和欣赏价值。 

因此,玉带钩作为一种玉器类别,极具研究价值,本文从玉料选取、形制、纹饰和制作工艺等多个角度分析,目的在于研究中国古代各个时期玉带钩的特征,为玉带钩的鉴赏提供依据。本文的研究结果,将为玉带钩的研究贡献微薄的一份力。

四.中国古代各个时代玉带钩特征

(一)良渚文化

良渚文化距今5300-4000年,琢玉工业非常发达,大型玉礼器的出现揭开了中国礼制社会的序幕。良渚文化玉器集中反映了玉礼巫政制度,良渚先民将玉器制品的内涵提升到了人性的境界,把玉的物质形态转变成了精神象征,开创了中国“玉礼制”的先河。良渚文化玉器,达到了中国史前文化之高峰,其数量之众多、品种之丰富、雕琢之精湛,在同时期中国乃至环太平洋拥有玉传统的部族中,独占鳌头。 中国古代玉带钩特征研究(2):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95804.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