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巧桌(见图1。1。3),谐音“乞巧”,利用七巧板的原理,由七个形状各异的小桌子组成,可根据主人家居陈设的特点随意搭配组合。其雏形来自于宋代的《燕几图》,后来经过多代演变成型。
中国古代的建筑和家具材料以木材为主,对于一个地域的文化来说,建筑的风格往往决定了家具的风格。建筑是外部的“木作”,家具则是内部的“木作”。中国的古代建筑法则中的“侧脚”和“收分”也很自然地体现到了家具中。中国的古典家具中所蕴藏的是巨大的人类智慧。虽然现在由于科学技术的发展,材料逐渐多样化,材料的性能也大大提高,但在当时生产力水平下,不论是结构还是工艺,中国古典家具都创造了对木材合理使用的顶峰。
而如今,明式家具的手工技艺濒临失传,有很多传统的特殊工具已经不为人知。苏式家具的传统技艺的传承已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
随着工业的发展,手工业正在消失,人心浮躁,很多人对传统手工业失去了耐心。物有则,则有悟。传统家具的制作不仅仅有文人的精神蕴含其中,工匠的精神和准则也在蕴含在其中。手工业和工业的区别就在于,它所蕴含的个性精神,工匠的信仰和法则,文人的追求和理想,独一无二地体现在每一个家具作品的每一个细节和转折中。
手工业家具从原料开始,需要自然阴干,这个过程要经过3到5年,阴干工序完成之后要顺着裂缝裁开,再去设计制作还要用3到5年,在这个人心浮躁的社会,生活节奏快得让人窒息,很多人无法忍受这么漫长的等待。
受全球化的影响,中国正在和世界相融合,全球化带来了文化的交流,但同时也带来了一定“本土文化”的失落。在接受世界文化的同时,作为设计师也应该将本土的文化发展到世界。如果一味地盲目追求“世界水平”,就会陷入设计的误区。中国的儒家讲究“薪火相传”,也就是所谓的“站在巨人的肩膀上”,文化只有传承下去,才能不断发展壮大。西方现代设计虽然主宰着设计界,但是它也是站在传统文化的基础上才能达到今天的水平。中国对于传统家具的研究是近些年才开始的,以往的研究都是由国外研究者进行的,反而我们自己国家并不重视。所以说,中国的现代设计和艺术要发展下去,就必须要继承本土文化。这是每个设计师和艺术家应该思考的。
1。1。3苏式家具的分类
本文对苏式家具分类的研究并不仅限于学术性研究,同时也是为了设计后期生成苏式家具数据库做准备。一个系统明朗的苏式家具文化数据库可以让用户轻松地检索到自己想要了解的信息。根据苏式家具的分类来向人们展示苏式家具文化,可以让展示更加生动形象,同类别之间可以进行功用和审美上的对比,利于文化的传播。
按照放置场合来分类,苏式家具分为:宫廷、衙署、寺观、店铺、民居家具等。
按照制作的材料来分类,可分为:山柳、竹藤、柴木、硬木、大漆家具等。文献综述
按照家具的使用功能来分类,可分为:凳椅、桌案、床榻、橱柜、台架、屏座类等。
现在的分类方式中,按照使用功能还可以概括为:坐具、承具、卧具、庋具、架具、屏具六大类。
1。2 互联网+概述
1。2。1互联网
互联网,也就是相互连接的网络结构,是网络之间通过一种通用协议相互串连而成的庞大网络,这是一种逻辑上的单一巨大国际网络。
互联网时代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首先互联网只是在企业内部提供数据处理能力,也就是“局域网”,然后数据的流动从企业的内部集中走向分散,发展到一定程度,互联网突破了组织和地域的边界,冲向世界,信息总量爆炸。最后,量变引起质变,数据终于成为独立的资本和经济要素,走上历史舞台。 互联网+时代下的苏式家具展示新模式(3):http://www.youerw.com/yishu/lunwen_97388.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