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對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茬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2067字】

时间:2023-05-15 21:35来源:毕业论文
對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茬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2067字】

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发生的炎性反应,主要是因为脐部护理不当或院


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新生儿脐炎是指新生儿脐部发生的炎性反应,主要是因为脐部护理不当或院内感染造成的,如果不能得到及时有效的治疗,将会引发败血症,威胁新生儿的生命安全。本文选取60例新生儿,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论文网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临床应用效果,获得较为满意的结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在我院2011年1月~2013年12月所生产出的新生儿中选取60例作为此次研究对象,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30例新生儿中,男性11例,女性19例;剖宫产17例,自然分娩13例;早产儿10例,足月新生儿20例;体重在2500克以上;Apgar评分超过8分;采用二次断脐脐部护理。对照组30例新生儿中,男性14例,女性16例;剖宫产12例,自然分娩18例;早产儿6例,足月新生儿24例;体重在2500g以上;Apgar评分超过8分;采用常规模式的脐部护理。所有新生儿都没有宫内感染,两组新生儿的性别。体重等一般情况比较没有明显的差异,有可比性,P>0。05,不具有统计学意义。

1。2方法新生儿出生后,对脐部皮肤使用5百分号聚维酮碘进行消毒,使用脐圈结扎脐带的根部,在离结扎部位大约1cm左右的地方剪断脐带,挤尽残留的血液,对脐带断面使用5百分号的碘伏进行消毒,再使用无菌纱布覆盖残端。

1。2。1对照组新生儿对照组新生儿采用常规模式的脐部护理。沐浴结束后,对脐部皮肤(脐带残端。脐轮周围。脐根部)使用5百分号的碘伏进行消毒,24h后,完全暴露脐部。

1。2。2观察组新生儿观察组新生儿采用二次断脐脐部护理。对新生儿的脐带进行消毒后,将愈脐带附件中的扎脐环套扎在脐带的根部,和脐轮相距大约在0。5cm左右,在离脐环套远端0。5cm的地方剪断脐带,挤尽残留的血液,然后将愈脐带袋芯部位对准脐眼敷好。新生儿每天沐浴结束后要更换愈脐带,同时护理人员要仔细检查新生儿脐部的状况,如果发现袋芯部位或愈脐带外带发生污染或尿湿,要立刻更换。48h后,对新生儿脐带的干枯状况进行观察,实施二次断脐,注意脐带根部受压部位应和气门芯分开,向上提拉牵引线,在同腹壁大约30°角时,沿着顺时针方向,剪断脐带的残端。对新生儿的脐部皮肤进行消毒,贴好脐贴,24h后,完全暴露脐部。新生儿出院前,要对新生儿家属进行指导,愈脐带每隔2d更换1次,直到新生儿脐部干燥脱落[1]。

1。3评价方法由护理人员和新生儿家属共同评价。新生儿住院期间,护理人员对新生儿脐窝。脐带以及脐周皮肤的状况进行评价;新生儿出院后,由新生儿家属根据护理人员指导的检查方法进行评价,通过电话联系的方式或者来院复诊时,告知护理人员评价结果,护理人员对评价结果进行整理。分析,然后作出综合评价[2]。

1。4统计学分析此次研究的所以资料和数据采用专业的统计学软件SPSS18。0处理分析,计量数据用(x±s)表示,计数和计量资料经过χ2和t检验,P<0。05,有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观察组新生儿平均脐带脱落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新生儿,脐部出血率以及脐炎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新生儿,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3讨论

新生儿在断脐之后的一段时间内,其残端会处于开放性切口,由于脐带内血运丰富,断脐将停止血运,脐带将逐渐变得干硬直至脱落。正常情况下,新生儿脐带脱落的时间大约为7d左右,而脐带残端切口则需要10~15d才能完全愈合。新生儿脐带在脱落过程中,多数伴有一些胶质分泌物,容易发生以厌氧细菌为主的病原微生物滋生,从而造成脐部感染,引发脐炎,护理人员在对新生儿进行护理的过程中,要注意保持新生儿脐部的干燥状态,及时清除脐部的分泌物,同时对脐部皮肤进行消毒,尽量避免新生儿发生脐部感染的情况[3]。通常情况下,新生儿出生后需要住院4~6d,因此新生儿的脐带在出院前仍未脱落,因此出院后的对新生儿的护理就显得尤为重要。产妇及其产妇家属在住院以及陪同期间,护理人员应当向其讲解关于脐部护理的相关知识,并对其进行健康宣教,嘱咐家属加强对新生儿脐部护理的重视程度,勤换尿布并定期消毒。尤其在新生儿沐浴过程中,如果注意到脐部出现红肿现象,或者出现渗出或者脓性分泌物等情况,应及时到医院进行检查,此外,或患儿在15d之内仍未发现脐带脱落情况,则必须到医院进行检查,避免和预防出现脐部感染或者其它严重疾病。

医护人员实施脐带修剪时,必须充分了解修剪的方法以及掌握专业的修剪技巧。脐带修剪的时间也有一定的依据,主要是根据脐带的干枯程度,从而避免了因时间过早或过晚而引发不必要的伤害。在正常情况下,医护人员在患儿出生后48h内剪除脐带,对于干枯较慢的可以延迟2d进行修剪,以免在修剪脐带的过程中引起局部出血。目前,临床修剪的操作方法是将剪刀从任意方向沿着脐根部按照锥形慢慢剪掉脐带。

护理人员在脐带在修剪过后,应当对新生儿脐部加强护理,首先是准确记录修剪脐带的时间,在护理人员交接工作时应当对患儿脐部进行再次密切检查,仔细观察患儿脐部是否有渗血情况发生,如果发生渗血情况则及时使用脐带包进行包扎。

本次研究选取60例脐炎新生儿,分为两组,分别采取不同的护理方式,来探讨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中的临床效果,研究结果表明,对新生儿实施二次断脐脐部护理,有助于缩短新生儿脐带脱落时间,降低脐部出血率和脐炎发生率,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和护理优势,值得大力推广使用。

对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在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

對比分析不同脐部护理方法茬预防新生儿脐炎方面的效果【2067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7642.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