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881字】

时间:2023-05-17 21:44来源:毕业论文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881字】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方法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青光眼患者临床资料作为研究对象,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论文网方法,实验组接受个性化健康教育。比较两组的总有效率,以及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视力和总灰度值的变化情况。结果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结论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能够有效改善青光眼患者的生活质量,提高疗效,值得在临床中推广和使用。

[中图分类号]R473。5[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673-9701(2017)05-0135-04

青光眼是致盲性眼部疾病,患者的自我管理能力水平直接影响患者的预后效果。青光眼的主要特点是眼压的持续升高或眼压的间断升高等[1]。青光眼不仅对患者眼部组织造成严重的影响,而且会在一定程度上损伤患者的视力和视野[2]。急性青光眼患者的临床症状主要为眼睛胀痛。视蒙。流泪。恶心[3]。若对青光眼患者未进行及时有效的治疗,可能会导致患者视功能出现永久性损伤,最终导致失明[4]。青光眼常用的治疗方法为小梁切除术联合科学有效的护理。通过手术及有效的护理来降低患者的眼内压,从而防止视神经受损[5]。临床实践中发现,青光眼视神经萎缩患者的治疗效果并不理想,增加了患者及家属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本研究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分析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5年6月~2016年6月在我院接受治疗的108例青光眼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符合关于青光眼的诊断标准,均在知晓情况下参与本研究且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中途退出本次实验及精神障碍者。按照不同的护理方法随机分为实验组与对照组,每组54例,对照组中男32例。女22例;平均年龄(51。28±2。69)岁,平均体重(80。11±20。14)kg。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20例。高中25例。初中及以下9例;疾病类型:闭角型青光眼40例。开角型青光眼14例。实验组中男31例。女23例;平均年龄(50。58±2。87)岁,平均体重(80。05±20。01)kg。文化水平:大专及以上22例。高中24例。初中及以下8例;疾病类型:闭角型青光眼39例。开角型青光眼15例。两组患者在性别比例。平均年龄。平均体重。疾病类型及学历水平等一般资料方面比较无统计学意义,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1。2。1对照组提供常规护理干预方法,根据患者的住院时间和文化程度等进行个性化的治疗,在不同的时间段对患者进行不同的健康教育,如进行自我保健和对青光眼基础疾病知识的指导等。在患者入院时向患者详细介绍住院的一系列制度和规则等,在患者接受青光眼治疗前指导患者做好相关准备事项,如治疗后3d内不能洗脸和洗头等。治疗过程中保证充足的睡眠,尽可能的保持卧床休息,避免剧烈运动,千万不要做一些升高眼压的活动,多吃水果和蔬菜,禁食辛辣和油腻食物等。治疗及护理后不要揉眼睛,尽量保持乐观及开朗的情绪,与此同时出院后坚持定期复诊。出院前做好自我保健,遵照医嘱避免低头阅读书籍或不要在光线较暗的地方停留过久,放松身心。

1。2。2实验组提供综合护理干预方法,在对照组基础上加强以下几方面的护理:

(1)个性化护理管理患者入院治疗时,成立一个个性化护理小组,专门解决患者的心理抑郁和焦虑问题,治疗前,护理工作人员应积极向患者介绍相关知识,缓解患者的压力和恐惧感;沟通过程中,护理工作人员需根据患者的认知水平,使用患者能够听懂的语言进行交谈,让患者能够全面了解治疗的过程和麻醉方式等;待患者进入到治疗室后,由护理工作人员向患者介绍治疗相关的问题,让患者不至于过度紧张而害怕,必要时可以放一些较轻松的音乐和视频等消除患者的紧张感和恐惧感;个性化护理小组工作人员应经常关心患者,对患者负责,一切以患者的需求为中心,以人为本;告知患者及家属如何预防术后感染,向其介绍并发症的基础知识和出院后的相关注意事项,叮嘱患者坚持使用滴眼液,少低头看书或进行其他眼部活动;为患者建立好联系卡片,方便出院跟踪联系。建立好信息记录卡片,向患者发放青光眼宣教手册和相关注意事项;待患者出院后护理工作人员应主动与患者联系,定期了解患者的眼部恢复情况。

(2)心理干预针对不同患者不同的心理状态采用针对性的心理疏导方法。青光眼患者普遍存在焦虑不安和易怒等情绪,或术后由于视力下降出现恐惧和焦虑等负性心理,护理人员应学会适当调节患者的情绪,让患者逐渐认识到青光眼的发病机制和治疗后可能会出现的情况[6];对患者使用通俗易懂的语言强调自我管理的重要性,让患者的家属也参与到整个治疗及护理工作中,加强理解和支持等。

(3)加强家庭支持帮助患者家属掌握基本的家庭护理支持方法,告知患者家属定时提醒患者做好眼部按摩工作,指出患者的一些错误行为;与此同时做好患者家属的心理工作,提供必要的爱护和关心,切勿使用过激言行刺激患者,告知患者家属青光眼具有遗传性,使其清楚了解其临床症状,从而做好预防工作[7]。

(4)为患者创造主动进行自我护理管理的机会护理工作人员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发放记录档案,详细记录好患者的用药过程及治疗效果,让患者有条理且有逻辑顺序地做好用药管理和按摩管理[8]。积极鼓励患者,使患者能够按时服药,从而广泛提高患者的依从性和自我管理能力。1。3评价指标

分析干预前后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包括生活调适。机能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评分;治疗有效率及视力恢复情况等[9]。

1。4疗效评价

显效:患者的临床体征完全恢复,眼压下降;有效:患者的临床体征有一定程度的恢复,眼压下降;无效:患者的临床体征未恢复,眼压未下降。

1。5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0。0统计学软件进行统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组间。组内差异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总有效率比较

实验组的总有效率为94。44百分号(51/54),对照组的总有效率为59。26百分号(32/54),实验组的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

2。2两组患者治疗前后视力和总灰度值比较

治疗前,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分别为(0。14±0。02)。(237。62±102。85),对照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分别为(0。15±0。01)。(236。99±103。14),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与对照组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分别为(0。19±0。06)。(63。36±21。40),对照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分别为(0。15±0。03)。(132。02±23。66),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2。3两组患者干预前后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对照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评分分别为(5。1±1。6)分。(12。8±2。3)分。(16。2±3。6)分,实验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评分分别为(5。2±1。5)分。(12。9±2。2)分。(16。3±3。7)分,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实验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评分分别为(8。9±0。5)分。(16。9±1。1)分。(22。1±1。8)分,对照组生活调适。机能保健和疾病之医疗管理评分分别为(7。1±1。2)分。(13。1±3。6)分。(18。1±3。5)分,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3讨论

青光眼是一种常见的眼部疾病,是导致患者失明的主要原因之一[10]。该病的发生率占眼部疾病的1百分号,多发于中老年人群[11]。眼压增高会导致患者眼部出现异常,如视盘出现深且大的凹陷。视野缩小等视功能损伤。眼压增高维持的状态越久,患者的视功能损伤也就越重[12]。长时间的眼压增高对眼球各组织及视功能造成较大的影响,若不及早进行治疗,患者的视野可全部丢失甚至丧失视功能[13]。同时,眼压增高受房水循环异常的影响,由于房水循环的动态平衡被破坏,使房水流出受阻所致。青光眼常可能诱发白内障,白内障受多种因素影响如遗传因素。晶状体老化。免疫与代谢紊乱。局部营养吸收障碍。中毒。外伤。辐射等而导致晶状体代谢异常,晶状体蛋白质变性,晶状体出现浑浊,进一步加剧了视功能的损伤[14]。

外科治疗配合有效的护理干预是治疗青光眼最有效最直接的方法[15]。目前超声乳化人工晶状体植入联合小梁切除术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16],在青光眼合并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较广泛,能显著改善患者的视功能损伤,从而有效完善青光眼合并白内障患者前一次治疗操作方式不当而出现反复治疗的缺陷[17]。传统治疗主要采用白内障囊外摘出联合人工晶状体植入术,但该治疗方法常需要在患者的角?膜缘处行较大的切口,导致患者术后出现散光等并发症,同时也会增加治疗的失败风险,导致患者需要进行2次治疗[18-20]。近年来,随着折叠式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不断发展,在青光眼并发白内障的治疗中应用双切口法超声乳化吸除人工晶状体植入术的方法能够有效减小切口长度,且改善患者的预后,从而改善视功能,缓解眼压,帮助患者早日康复[21-24]。

青光眼是一种慢性眼科疾病,据相关资料研究表明,若患者能够得到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可以使90百分号以上的患者获得终身可用的视力,所以,科学有效的治疗与护理对疾病的恢复至关重要[25]。

实际上许多疾病的治疗均需要配合科学有效的护理措施,青光眼患者也不例外,就现阶段的临床数据来看,青光眼的院内护理质量较高,其并发症也被控制在一定范围内,此时需要将护理方向转为院外。本研究结果显示,干预后实验组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说明综合护理干预能够显著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评分,在很大程度上提高患者治疗的依从性。个性化健康教育方法能够使患者的家属也参与进来,及时了解疾病的相关基础知识及相关预防措施,从而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通过实施综合护理干预方法,为患者提供专业方面的知识,进行饮食指导和心理干预等,有利于促进疾病的恢复。

本研究结果显示,实验组与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视力和总灰度值较对照组明显改善(P<0。05)。

综上所述,通过实施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措施,有利于提高治疗依从性和治疗效果,从而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对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

个性化健康教育及护理對青光眼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3881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8148.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