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行为护理對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2201字】

时间:2023-05-18 21:19来源:毕业论文
行为护理對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2201字】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在行为护理与行为干预下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摘要:目的观察脑梗死患者康复效果在行为护理与行为干预下的影响及应用价值。方法选取50例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实施常规脑梗死护理治疗25例患者标记为对照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论文网实施行为护理25例患者标记为观察组。采用临床FMA评定法对比两组患者在不同的护理方式下对脑梗死运动障碍的临床护理情况与满意度方面进行比较观察。结果两组患者在不同护理方法下经过治疗后统计发现,观察组患者在实施行为护理后治疗总有效率为92百分号;对照组患者在常规护理治疗后总有效率为75百分号,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结论常规护理下实施行为护理能有效提高脑梗死患者的治疗效果。满意度并且能有效减少并发症效果显著,值得临床推广及应用。

脑梗死(cerebralinfarction,CI)为临床常见多发性急症又称缺血性卒中。因局部脑组织脑血液循环供应障碍引起的一种缺血缺氧造成的脑部病变。发病时患者会快速陷入昏迷失去意识或伴休克等症状[1]。此病危险性大,病情发展极为迅速,短时间内就会使患者休克甚至死亡。多见于老年人群其致残及死亡率高,成为中老年人群健康的杀手。该病患者常起病迅速,较早时伴有手足麻木。头昏。眩晕。头痛等,最终导致患者偏瘫。失语。脑疝及死亡。如何更有效的治疗脑梗死降低致残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已经成为人们关注的话题。有研究报道,行为护理能有效降低老年脑梗死的并发症发生,对治疗效果也具有影响[2]。本文对我院50例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老年脑梗死患者进行研究,以未实施行为护理干预的患者作为对照,观察采取行为护理干预下对治疗该病的效果影响,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我院神经内科2013年1月~12月收治的脑梗死老年患者50例,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各25例。观察组采用常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治疗方案,患者年龄在60~82岁,平均(73。6±6。23)岁,其中男15例,女10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治疗方案,患者年龄在62~81岁,平均(71。4±6。20)岁,其中男11例,女14例。所有患者均在知情同意情况下经院内上报批准后进行治疗。两组患者就不同护理方法后的治疗效果情况差异进行对比,两组患者在CT与MRI下检查均符合临床诊断标准,性别,年龄方面均无差异,具有可比性。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方法对照组采用常规脑梗护理方法,观察组在对照组的护理基础上实施行为护理方法[3]。

1。2。1对照组根据患者病情。性别合理安排床位,热情介绍病区环境,同病房病友,交代注意事项,给患者提供所需信息,做好入院常规及床单位护理。制定患者健康档案,询问了解病患基本情况取得配合。过敏史及特殊情况,告知患者家属预防跌伤与坠床[4]。给患者进行护理安慰,避免患者情绪过激造成疾病发作。适当支持家属陪护,减少患者孤独感。可指导患者放松心情,避免血压升高。注意防寒保暖,饮食清单营养,改善不良生活习惯。

1。2。2观察组在对照组的基础护理上联合实施行为护理:加强并发症的防治工作,如:高血压。高血糖。动脉粥样病变。褥疮。坠积性肺炎等[5]。进行预防性康复护理,指导患者进行主动和被动运动,有远端向近端进行按摩,促进肢体血液循环,减轻患者发生静脉血栓的发生。日常生活中应督促患者多进行活动练习,如:床单位上移位训练。穿衣脱衣练习。站立和搀扶下行走训练。在患者能基本完成前面几个训练的前提下指导患者进行精细动作的训练如:洗脸。握勺子等。所有训练间家属需在一旁陪护,避免坠床与跌伤风险。在患者出院后可指导基本体操训练改善患者肌肉无力状态。护理工作人员应针对性的进行心理干预,给予患者关怀与鼓励,帮助患者对治疗树立信心。加强肢体与语言的功能训练,帮助患者进行身体功能恢复工作。多与患者交谈,了解患者感知,制定一套功能康复计划并且酌情实施。

1。3疗效评价标准根据临床常用简易式FMA评定法对两组患者的肢体运动状况进行评估在对临床护理效果进行评估。总分为100分。上肢体活动总分66分。下肢活动总分34分,行为护理前后进行评分测定[6]。临床护理疗效评估,显效:护理干预实施后,患者基本体征恢复正常,生活能自理无其他并发症;有效:临床症状减轻,患者生活基本无较大影响;一般:临床症状减轻,活动受限生活无法完全自理;无效:患者有并发症,病情无缓解或加重。

1。4数据统计方法采用数据处理统计SPSS16。0软件,计数资料使用x2检验表示,计量资料使用t检验,以P<0。05为统计标准,具有统计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在行为护理前后FMA评分比较,观察组常规治疗前为(35。66±5。39)行为护理后(64。71±4。32);对照组常规治疗前为(32。41±6。23),常规护理后为(48。61±5。33),两组疗效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

2。2两组患者经治疗后对比情况均有好转,观察组总效率92百分号比对照组总效率75百分号结果显著要高(P<0。05),两组间对比有统计学差异。

3讨论

老年化趋势逐年呈攀升,老年患者诱发脑梗死的几率也随之增加[7]。该病患者常会出现肢体及语言功能障碍等并发症,造成患者生活无法自理对患者的身心都带来极大负面影响。目前临床发现通过行为护理训练可有效改善这一问题,能刺激诱导患者恢复各项机体功能。

行为护理是通过系统性康复训练与行为干预等方法,针对患者的肢体障碍。语言障碍道进行干预护理治疗,根据不同程度功能障碍情况选择适当的护理干预方法,通过药物治疗的基础上结合护理指导功能训练加倍治疗护理疗效。本文研究我院神经内科脑梗死老年患者使用行为护理干预方法,观察组的总有效率92百分号显著高于对照组75百分号,P<0。05,也证实了上述的观点。

综上所述,针对脑梗死患者采用行为护理干预护理方法效果显著,改善患者运动状况,降低并发症的发生率,提高患者治疗效果,为临床首选方案。

行为护理对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

行为护理對脑梗死运动功能障碍患者康复效果的影响【2201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85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