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 36.03 37.37 36.80
2.0 48.80 51.33 51.48
4.0 64.62 70.98 71.19
6.0 73.41 81.72 83.03
8.0 81.34 89.28 89.73
10.0 84.94 92.24 92.97
12.0 87.38 95.29 95.77
图3.6 制粒大小对左乙拉西坦生物黏附缓释片的影响
考察粒径的大小,由上述结果可以看到,30目和40目制粒所制备的缓释片释药过程几乎相同,两者比较相似度为96.4230,而和20目所制得的缓释片比较,其相似因子分别为f1,2= 60.3272,f1,3= 61.7716,释药过程相对变缓,因此选择30目和40目。但40目制粒较30目而言难度变大,制得的颗粒过小。综合上述因素,选择30目进行制粒。
3.3 星点-效应面设计
本实验选取星点设计-效应面法来设计实验及处方优化。根据上述单因素考察结果,HPMC用量和Carpol用量是影响缓释片释放的主要因素[28,29]。在预实验基础上,采用HPMC用量(X1)和Carpol用量(X2)作为考察目标,其范围为:X1:148.3~451.7 mg;X2:51.06~109.08 mg。根据星点设计的原理[30,31],各因素设置5水平,可用代码值±α,±1,0来表示。对于二因素的星点设计α=1.414,以缓释片在2,6,12 h的累积释放度(分别用Q2 h,Q6 h,Q12 h表示)和生物黏附力作为考察指标。采用实验设计软件SPSS 19.0[32]安排实验,并对结果进行分析。因素及水平表见表3.7,具体实验方案安排见表3.7部分。
表3.7 因素水平表
因素 水平
-1.414 -1 0 1 1.414
X1(HPMC/mg) 148.3 192.72 300 407.28 451.7
X2(Carpol/mg) 51.06 59.56 80 100.58 109.08
以HPMC用量和Carpol用量为因变量,及药物在2, 6, 12 h的释放度和生物黏附力的综合评分值为自变量,采用SPSS 19.0 软件对其进行多元线性回归和二次多项式回归,并以拟合度(R)作为模型判定标准。数学模型如下:
多元线性模型:Q = b0 + b1X1 + b2X2
二次多项式模型:Q=b0+b1X1+b2X2+b3X12+b4X22+b5X1 X2
综合评分值计算如下:
Q释放度={Q12 h-[(Q2 h-50%)2+( Q6 h-82%)2]1/2}×100
F综合评分= Q释放度×75%+G黏附力×25%
其中[(Q2 h-50%)2+( Q6 h-82%)2]1/2表示2 h和6 h体外释放速率的偏差,该值越小越好,而Q12 h目标值在90%以上,因此最终综合评分的F值越大,则结果越佳。
3.3.1 实验结果与优化
实验测定结果见表3.8。
表3.8 星点设计安排及体外释放度结果
试验号 X1 X2 X1
(g) X2
(g) 2 h
(%) 6 h
(%) 12 h
(%) 黏附力
(g) 综合评分
实测值 综合评分
预测值 相对误差(%)
1 1 1 407.28 100.58 42.50 71.68 85.88 46.22 66.40 42.86 35.45
2 1 -1 407.28 59.56 45.82 74.45 90.63 43.17 72.30 53.22 26.39 星点设计效应面法优选左乙拉西坦生物黏附缓释片的处方研究(14):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