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方法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在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560例患者,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0例,其中对照组患者使用常规方案,而实验组在论文网对照组基础上采用护理配合方案,比较两组患者的麻醉效果。结果采用护士配合后,实验组阻滞的操作时间[(46。67±8。90)min]。镇痛效果(3。64±0。79)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麻醉成功率(97。14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6。42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80。0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1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10。7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护士配合参与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较好,可明显提高麻醉成功率及优良率,且可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中图分类号]R473。6[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4-4721(2016)04(c)-0165-04
Effectanalysisofnursingcooperationinenhancinginterscalenebrachialplexusnerveblockanesthesiaunderultrasonicguidance
PENGLi-zhenDENGMing-fengCHENJing-fen
DepartmentofAnesthesiology,SanshuiHospitalofTraditionalChineseMedicineHospital,FoshanCityinGuangdongProvince,Foshan528100,China
[Abstract]ObjectiveToexploretheanesthesiaeffectsofnursingcooperationinenhancinginterscalenebrachialplexusnerveblockunderultrasonicguidance。Methods560patientswhoconductednerveblockcentesisunderultrasonicguidancefromJune2014toJune2015ofourhospitalwereselectedandwererandom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experimentalgroup。Eachgroupwas280cases。Patientsincontrolgroupweregivenroutineschemeandpatientsinexperimentalgroupwereusednursingcooperationschemeonthebasisofcontrolgroup。Theanesthesiaeffectsin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sAfterusingnursingcooperation,theoperationtimeandanalgesiceffectsofblockinginexperimentalgroupwasrespectively(46。67±8。90)minand(3。64±0。79),obviouslowerthanthatof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successrateofanesthesiawas97。14百分号,obvioushigherthanthatwas87。00百分号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excellencerateofanesthesiawas96。42百分号inexperimentalgroup,obvioushigherthanthatwas80。00百分号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Theincidencerateofcomplicationsinexperimentalgroupwas3。21百分号,obviouslowerthanthatwas10。70百分号incontrolgroup,and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significance(P<0。05)。ConclusionAfterthenursecooperatetoparticipateintheeffectsofnerveblockanesthesiaunderultrasonicguidanceisbetter,whichcanenhancethesuccessrateofanesthesiaandexcellencerateanddecreasetheincidencerateofcomplications。Ithasrelativelygreatvalueinclinicalapplication。[Keywords]Nursingcooperation;Nerveblockunderultrasonicguidance;Anesthesia
臂丛神经阻滞麻醉被认为是一种有创操作,其被用来肩部以下的上肢相关手术,诸如上臂。前臂或肘部以及手部等,而常规传统的肌间沟穿刺大多依靠某种解剖标志及麻醉医师的经验来完成操作,导致了较高的失败率和并发症发生率。应用神经刺激器进行定位被认为是一种盲探法,不可避免对患者的神经造成损伤,而超声显像可显示患者的解剖结构,能清楚地定位神经。目前,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应用领域非常广泛,其具有无创。直观及成功率较高等显著特点,可减少操作时间,起效的速度非常快,而且其麻醉效果与传统的定位方法比较,效果更好,且与之有关的不良反应较少,然而其对护理方面的要求较高[1-2]。我院于2012年开展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由麻醉医生操作,手术室护士配合(我院麻醉科和手术室为同一个科室),我院为二级甲等中医院,以骨科手术为主,年手术量约4000台,神经阻滞具体包括臂丛神经。颈丛神经。坐骨神经。股外侧皮神经等,每年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约3000例,护士配合麻醉医生完成相关工作,取得一定的临床麻醉效果,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取2014年7月~2015年7月我院接受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患者560例,随机将其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各280例,对照组中男146例,女134例,年龄17~69岁,平均(43±26)岁,体重44~81kg,平均(62。5±18。5)kg;实验组中男145例,女135例,年龄18~70岁,平均(44±26)岁,体重43~79kg,平均(61±18)kg。本研究的患者有锁骨骨折。上肢骨折或者在骨折手术结束后有内固定物被取出的患者等类型,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患者进入手术室后,给予其咪达唑仑(江苏恩华药业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10980025)静脉推注,然后开始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在患者的皮肤消毒以后,应用超声诊断仪(美国索诺声公司,型号SonoSiteM-Turbo)进行定位,且把超声探头自肌间沟处及腋鞘处开始扫描,且其线阵头的频率为6~14MHz,当其很清楚地显示目标臂丛神经以后,使穿刺针在超声的引导下缓慢抵至其目标神经,然后将局麻药注入后,认真观察其扩散的详细情况[4];而实验组患者在常规方案的基础上,采用护士配合的护理方案,具体过程如下。
1。2。1术前的护理通常患者对手术及麻醉有关医学知识了解较少,可能会有恐惧。焦虑等感觉,在术前相关护士需对患者行心理护理,形成友好的护患关系。使患者了解手术室内的环境及与麻醉相关的准备工作,正确地引导患者了解手术及麻醉知识,减轻其思想负担,增加患者对手术及麻醉的自信心。在患者进入手术室之前,需认真对患者的性别。姓名及年龄。住院日期。手术部位和麻醉的方式等一般情况进行认真核实,仔细核查其用药状况,禁食。禁水是否按要求进行,且导管是否保持完整通畅的状态,术前给患者用药后,观察血压。脉搏及呼吸是否正常,使用车床将患者护送到手术室,预防发生其他意外情况。
1。2。2术中的护理进入手术室之后,巡回护士建立静脉通道,使用静脉套管留置针及三通作为麻醉和抢救的快捷方便的保证,而患者的手术成功及麻醉的重要保证处于循环稳定状态,在输液的过程中,需严格观察其是否发生输液管的脱落或渗漏的现象。在麻醉实施前,护士需协助麻醉医生完成监护仪以及各种探头的安置,监测患者的生命体征,将麻醉所需药品及物品备好,且护士需配合医生摆放患者体位,以便使麻醉操作顺利进行,准备好吸引器,以便其在麻醉过程中吸痰。
1。2。3术后的护理在手术结束后,护士与相关医生将患者缓慢送到相应的病房,并将患者术中的基本情况。术后麻醉需注意事项等交代给值班护士,在值班护士测量血压和氧饱和度后,将其正常返回。
1。3观察指标[5]
详细记录患者完成阻滞所需时间的长短,然后对两组患者的神经分布区疼痛进行评价,当给患者注射麻醉药20min后,通过针刺的方法观察患者的尺神经和正中神经。患者前臂内侧的皮神经分布区域的痛觉。若无疼痛,则阻滞较为完善;患者的疼痛有减缓,则阻滞有效;若患者的疼痛无缓解或没有变化,则阻滞无效。麻醉成功率=(完善+有效)例数/总例数×100百分号。
1。4评价标准[6]
对患者进行切皮时,若无疼痛感,且无需继续添加静脉全麻药物,则麻醉效果表现为优秀;若患者有轻度的疼痛,需继续追加较为少量的静脉全麻药,便可顺利完成手术;切皮时,若患者的疼痛非常明显,且追加静脉全麻药无任何效果,需改成全麻药;对患者的有关并发症诸如:血管损伤。气胸及发生局麻药中毒现象等进行详细记录。优良率=(优秀+良好)例数/总例数×100百分号。
1。5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18。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所有资料EXCEL先用建库,进行一般资料均衡性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多次重复测量的指标用重复测量指标的方差分析,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及镇痛效果的比较
采用护士配合后,实验组患者的阻滞操作时间。镇痛效果都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1)。
表1两组患者阻滞操作时间及镇痛效果的比较(x±s)
2。2两组患者麻醉成功率的比较
采用护士配合后,实验组患者表现阻滞完善200例,阻滞有效72例,阻滞无效8例,麻醉成功率为97。14百分号,而对照组阻滞完善193例,阻滞有效51例,阻滞无效36例,其麻醉成功率为87。00百分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2)。表2两组患者麻醉成功率的比较(n)
2。3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
采用护士配合后,实验组麻醉效果表现优秀205例,良好65例,无效10例,优良率为96。42百分号,对照组麻醉效果表现优秀160例,良好64例,无效56例,优良率为80。00百分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3)。
表3两组患者麻醉效果的比较(n)
2。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
采用护理配合方案的患者术后,实验组发生气胸1例,局麻药中毒2例,术后感觉异常2例,发生血管损伤4例,对照组发生气胸2例,局麻药中毒8例,术后感觉异常6例,发生血管损伤6例,实验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3。21百分号)明显低于对照组(10。70百分号),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表4)。
表4两组患者术后并发症的比较(n)
3讨论
一般情况下,神经阻滞需依据局部解剖的某些体表标志,动脉的搏动。针刺感觉出现异常以及神经刺激器等特征进行探查定位,从而寻找神经[8-9]。然而超声技术使神经阻滞的方式经历巨大的变革,采用超声可进行准确的描绘,对臂丛神经进行准确的定位,在较高频的超声下可得非常清晰的臂丛神经横断面截图,最为清楚的神经成像[10-11]。患者神经及其周围的相关结构可以通过超声成像的先进技术被麻醉医师清楚地了解,若想准确地行神经阻滞,可由超声观察其局麻药的具体过程,使局麻药较为均匀地扩散至神经周围,且放入导管以便使手术后的镇痛效果较好,超声引导下麻醉成功率较高,而麻醉类药物可对患者的中枢神经。循环及其呼吸系统的功能产生重要的影响,在手术中引发一系列的并发症[12-13],因而,需护士的参与并协助麻醉医生完成一系列的工作。护士需掌握监护仪的使用方法,不同种类的抢救药物的剂量大小以及方法,进而协助麻醉医师在抢救中准确。及时地进行用药,依据血压。脉搏。呼吸及氧饱和度等特征变化,积极与麻醉医生相配合[14]。若患者血压突然降低时,需及时地加快输液的速度,护士依据相关医嘱,升压样品的准备需迅速,较及时地配合麻醉医生。若患者的呼吸心搏突然停止,其是麻醉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护士需立即配合医师进行心肺复苏工作,准备好呼吸机。急救药物等,随时待命完成麻醉医生的指令,并详细准确地记录,因此,护士参与下,行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更加良好,可提高工作效率及麻醉成功率,临床应用价值较大[15-17]。
本研究显示,采用护士配合后,患者的阻滞操作时间[(46。67±8。90)min]。镇痛效果(3。64±0。79)均明显低于常规方案患者,且护士参与方案患者的麻醉成功率(97。14百分号)明显高于对照组(87。00百分号),且护士参与方案患者的麻醉优良率(96。42百分号)高于常规方案治疗的患者(80。0百分号),而常规患者并发症发生率显著高于护士配合患者,因此,护士配合参与后,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效果较好,麻醉成功率以及优良率均显著提高,且相关神经阻滞穿刺技术的并发症概率较小,明显减少了阻滞的操作时间,临床应用价值较大。
综上所述,护士参与的超声引导下神经阻滞穿刺技术,患者可顺利完成声引导下神经阻滞麻醉,未发生护理过失,显著提高了麻醉的成功率及麻醉效果,同时提高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且得到了高度的认可。
护理配合对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
护理配合對提高超声引导下肌间沟臂丛神经阻滞麻醉的效果分析【3629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26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