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临床护理路径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應用研究【3255字】

时间:2023-05-22 21:03来源:毕业论文
临床护理路径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應用研究【3255字】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采用常规方法护理,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比较两组护理效果。结果:观察组护理后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论文网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护理后观察组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百分号,对照组为77。78百分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百分号,对照组为17。78百分号,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Abstract]Objective:Toobservethenursingeffectofclinicalnursingpathway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AMI)。Method:90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nourhospitalfromApril2015toAugust2016wererandomlydividedintocontrolgroupandobservationgroup,45casesineachgroup。Thecontrolgroupreceivedroutinenursing,whiletheobservationgroupwascombinedwithclinicalnursingpathwayonthebasisofthecontrolgroup,thenursingeffectsoftwogroupswerecompared。Result:Afternursing,thetimeofadmissionanddischargetoemergency,door-to-balloonandhospitalstaysinobservationgroupwereallshort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BeforenursingtherewerenosignificantdifferencesbetweenthetwogroupsinthescoreofSASandSDS(P>0。05),afternursingtheseofobservationgroupwerelowerthancontrolgroup。(P<0。05)。thenursingsatisfactionofobservationgroupwas95。56百分号higherthanthatofcontrolgroup77。78百分号,thedifferencewas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Afternursingtheincidencerateofobservationgroupwas8。89百分号higherthanthatofthecontrolgroup17。78百分号,thedifferenceswerestatisticallysignificant(P<0。05)。Conclusion:Theeffectofclinicalnursingpathwayonthebasisofroutinenursingcareinpatientswith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issatisfactory,whichisworthyofpopularizationandapplication。

[Keywords]Clinicalnursingpathways;Acutemyocardialinfarction;Routinecare;Nursingeffect

First-author’saddress:ThePeople’sHospitalofLuodingCity,Luoding527200,China

doi:10。3969/j。issn。1674-4985。2017。13。026

急性心?C梗死(AMI)是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导致血流急救减少或中断,从而引起局部供血发生心肌细胞坏死的疾病[1]。患者发病早期如果得不到及时有效地治疗,将会引起心脏骤停。心室颤动。猝死等,威胁患者生命。文献[2-3]显示,约50。0百分号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发病后1h内发生猝死,且多数猝死患者死于能救治的心律失常。因此,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治疗过程中应该加强患者护理,密切观察患者病情变化,降低并发症发生率,从而改善患者预后。文献[4-5]报道显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路径效果理想,该护理模式是根据标准化的护理计划,为特殊患者设定的住院护理流程图,通过图的形式为患者提供有时间。有序。有效的照顾方法,是一种新型护理模式,但其临床护理效果缺乏报道[6]。为探讨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护理效果,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为对象,研究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5年4月-2016年8月本院收治的急性心肌梗死患者90例,采用随机数字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各45例。对照组男24例,女21例,年龄44~72岁,平均(57。6±6。3)岁,冠心病病程6个月~11年,平均(3。6±1。2)年。观察组男26例,女19例,年龄45~74岁,平均(57。9±6。5)岁,冠心病病程7个月~12年,平均(3。8±1。3)年。纳入标准:(1)符合中华医学会心血管病学分会制定的急性心肌梗死诊断及治疗指南中关于急性心机梗死临床诊断标准;(2)均经过生化指标。影像学检查得到确诊;(3)本课题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同意,自愿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不符合胃肠疾病及手术治疗适应证者;(2)资料不全或难以配合治疗者;(3)合并心。肝。肾功能异常者。两组患者性别。年龄及冠心病病程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两组患者入院后完善相关检查,根据检查结果结合患者临床表现。疾病严重程度等制定针对性治疗方案。对照组采用常规护理方法,入院后向患者及家属宣传教育心肌梗死疾病的起因。临床症状及抢救方法,告知患者治疗过程中的注意事项,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同时,加强患者基础护理,给予患者更多的关心[7-8]。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1)抢救护理:考虑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病情变化较快,多以突发压榨样胸骨后疼痛,且部分患者伴有濒死感,入院后应在急诊快速分诊,急诊医生和护理人员及时到位,按急诊科成立的心肌梗死临床护理路径,心肌梗死绿色通道诊治流程,迅速为患者落实救治措施,为患者连接心电监护仪,建立静脉通道,遵循医嘱完成静脉血液的采集等,奠定抢救基础[9]。(2)入院第1天:加强与患者及家属沟通。交流,向患者家属讲解病房位置。楼梯。电梯通道等;介绍利尿剂。改善心功能药物的名称。使用方法。药物使用剂量及不良反应等;同时,入院后护士应加强患者心理评估,了解患者心理波动情况,根据评估结果制定相应的心理护理方法,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提高患者治疗依从性及配合度。(3)入院第2天,入院第2天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发病因素。临床表现等,加强患者饮食健康教育,正确地指导患者饮食,叮嘱患者多饮水,及时帮助患者更换体位,适当翻身[10-11]。(4)入院第4天:患者病情趋于稳定,仍应严格遵循医嘱给药,输氧治疗,加强生命体征的监测,根据患者恢复情况正确地指导其康复锻炼。采用视频讲解。图片解说等方式告知患者治愈后的注意事项,帮助患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叮嘱患者改变不良习惯,降低心梗复发率[12]。(5)出院日:及时为患者办理出院手续,再次叮嘱患者遵循医嘱用药,告知患者定期到医院复查或不适随诊[13]。

1。3观察指标(1)抢救时间:观察两组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2)心理波动:两组护理前。后采用汉密尔抑郁量表(SDS)及焦虑自评量表(SAS)进行评估,得分越低,心理波动越小。(3)护理满意度:采用医院自拟问卷调查表对患者护理满意度情况进行评分,总分100分,得分≥90分为满意,70~90分为一般,<70分为不满意[14]。总满意=满意+一般。(4)并发症发生率。观察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包括: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等。

1。4统计学处理采用SPSS18。0统计软件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比较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2。1两组患者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比较观察组护理后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见表1。

2。2两组患者护理前后心SAS及SDS评分比较护理前两组患者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百分号,对照组为77。78百分号,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2。4两组患者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情况比较观察组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百分号,对照组为17。78百分号,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4。

3讨论

急性心肌梗死是临床上常见的疾病,是由于冠状动脉急性闭塞引起的心肌缺血坏死,冠状动脉闭塞18min后,会引起心内膜下心肌细胞发生坏死,3h后坏死区域会覆盖全层的2/3,引起心肌坏死[15-16]。因此,患者发病早期应该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治疗,降低临床死亡率。近年来,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得到应用,且效果理想[17]。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进-出急诊科时间。急诊球囊扩张时间。住院时间均短于对照组(P<0。05)。临床护理路径是一种新型的护理模式,该护理模式是一种标准化。规范化的护理模式,将该护理模式运用于急性心肌梗死中能让患者得到更加完善的检查,全面了解及准确地记录各项指标,能对护理效果作出有效的评估[18-19]。本研究中,两组护理前SAS及SD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护理后SAS及SDS评分均低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减少患者心理波动,消除患者内心的负性情绪。此外,临床护理路径的??施能对护理方案在不同时间段的效果进行评价,对可能出现的风险作出更加具体的计划和预见,注重患者的身心护理,充分发挥患者主观能动性,使患者从传统被动治疗向积极治疗过渡,提高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满意度为95。56百分号,对照组为77。78百分号,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能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临床护理的科学。合理及有序实施提供理论依据,有助于促进各项护理工作的推动,从而能缩短患者康复时间,保证不同时间段均能获得最佳的护理。治疗方案,将临床护理路径运用于整个及急性心肌梗死抢救过程中,能对患者疾病做一个总体的把握及前瞻性的遇见,从时间上预测患者的康复情况,充分利用医院的医疗资源最大限度地改善患者预后,促进其早期恢复,降低临床死亡率[20]。本研究中,观察组护理后心衰。心律失常。心源性休克并发症发生率为8。89百分号,对照组为17。78百分号,两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由此看出,临床护理路径的实施有助于降低护理后并发症发生率,有助于提高患者护理配合度。但是,临床上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实施临床护理干预时必须根据每一位患者情况进行调整,使得患者的护理更具针对性。对于单一采用临床护理干预效果不理想者,则可以联合其他方法护理,发挥不同护理模式优势,使得患者的治疗。护理更具针对性。综上所述,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过程中在常规护理基础上联合临床护理路径护理效果理想,值得推广应用。

临床护理路径在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应用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茬急性心肌梗死患者抢救中的應用研究【325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69763.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