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2253字】

时间:2023-05-24 22:04来源:毕业论文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2253字】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

[摘要]目的探讨护理干预对颅内动脉瘤治疗的影响。方法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随机分成观察组与对照组,各30例。对照组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结果经护理,观察组SAS评分。SD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观察论文网组无并发症发生,对照组并发症发生率为16。7百分号,两组比较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DOI:10。14163/j。cnki。11-5547/r。2015。12。173

颅内动脉瘤多为发生在颅内动脉管壁上的异常膨出,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首位病因,也是脑血管意外中发生率较高的疾病,多发于40~60岁的老年女性,对于其发生原因目前并没有明确的论断,多数学者认为其发生与颅内动脉管壁局部的先天性缺陷和腔内压力增高有一定关系,80百分号以上的颅内动脉瘤发生于脑底动脉环前半部[1,2]。有效的护理干预对于提高颅内动脉瘤患者的康复率有着重要作用,本文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探讨了护理干预的影响,具体内容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选取2011年5月~2013年5月在本院进行治疗的60例颅内动脉瘤患者作为观察对象,入院后对患者进行常规检查,确定所选患者符合诊断标准,60例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恶心。呕吐等临床症状。将所选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30例。对照组中男12例,女18例,年龄26~74岁,平均年龄51。5岁,具体病情:14例后交通动脉瘤,7例前交通动脉瘤,7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观察组中男11例,女19例,年龄27~77岁,平均年龄52。0岁,具体病情:14例后交通动脉瘤,8例前交通动脉瘤,6例大脑中动脉瘤,2例基底动脉分叉部动脉瘤。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对照组患者进行常规护理,观察组患者进行系统的护理干预,具体内容包括心理护理。基础护理。并发症护理及出院指导,观察两组患者生命体征变化情况。心理状态及并发症发生情况等指标并进行比较。

1。3观察指标利用Zung氏焦虑自评量表(SAS)及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心理状态展开分析,SAS>50分表示患者存在焦虑症,SDS>53分表示患者存在抑郁症,分值越高患者焦虑或抑郁情绪越严重。观察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

1。4统计学方法采用SPSS17。0统计学软件处理数据。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百分号)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结果

经护理,观察组SAS(40。1±2。2)分。SDS(41。0±2。6)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50。7±5。3)。(52。9±5。8)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未发生并发症,对照组发生并发症5例(16。7百分号),分别为血管痉挛3例。过度栓塞1例。对策肢体轻度偏袒1例,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3讨论

3。1心理护理大部分的早期颅内动脉瘤患者无明显临床表现,疾病的突然发生和高死亡率给患者的心理带来了极大的压力,这种对疾病的恐慌和焦躁的情绪如果得不到及时疏导会让患者情绪更加低迷,甚至是消极不配合治疗,对于接下来的治疗十分不利,因此护理人员在观察患者临床表现的同时也要注意患者的情绪,与患者建立良好的沟通关系,耐心地对患者进行必要的疾病知识讲解,让患者对自身的疾病有一定的把握,了解治疗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不良反应,对于预发并发症有一定的心理准备,缓解患者对疾病的恐惧。也可以向患者介绍康复患者的案例,向患者说明这种疾病是有可能痊愈的,帮助患者建立对抗疾病的信心和希望;嘱咐患者家属对患者多加关心与照顾,经常与患者聊天,缓解患者的精神压力和无助情绪。

3。2加强基础护理术前积极进行血压控制,并对患者进行造影剂过敏试验,术中密切观察患者的生命指标,并协助进行麻醉处理,术后根据颅内动脉瘤患者的临床特点进行基础护理,保持患者病房的整洁安静,营造舒适温馨的环境氛围,严密观察患者的生命体征,肌力变化情况及有无意识障碍等常规指标,记录患者的头痛情况。颅内压增高情况及恶心呕吐等不良反应,观察患者手术切口皮肤有无异常,敷料有无感染,检查时注意鞘管的固定,鞘管拔除后注意对穿刺侧足背动脉搏动的观察,遵循医嘱给药护理,如检测到患者有异常的临床表现,需及时采取相应措施或通知医生处理。为避免颅内压升高,护理人员要指导或协助患者排便和咳嗽。

3。3并发症的护理术后患者容易发生脑血管痉挛。脑血栓及过敏反应,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进行相应护理[3],包括:①脑血管痉挛的护理。脑血管痉挛的发生与导管在血管内停留的时间有一定关系,其发生情况与导管停留时间成正比,本组患者中有3例在术后9h出现头痛和暂时性意识障碍的临床表现,对其进行尼莫地平注射预防血管痉挛,用药后护理人员密切观察患者的临床反应,如有心率增快。面色潮红等不良反应改口服片剂尼莫地平,3次/d,持续用药4d左右。②血栓栓塞的护理。血栓栓塞主要发生在穿刺肢体,术后护理人员对于穿刺肢体皮肤的温度。颜色及疼痛感觉等进行密切观察,在患者生命体征稳定的情况下指导或帮助患者进行主动或被动的肢体训练,预防血栓栓塞的发生,本组患者在病情稳定后均进行了积极的四肢被动与主动互动,无血栓栓塞的发生。③过敏反应的护理。过敏反应的发生是因为造影剂的过量或过长时间使用,患者有头痛恶心的轻度过敏反应或休克。呼吸不畅等重度过敏反应,护理人员要针对患者过敏反应进行相应护理。

3。4出院指导出院后部分患者进行药物辅助治疗,所有患者需养成有规律的生活与健康饮食习惯,保持情绪的平和稳定,多进食低盐。低脂的清淡食物,多食新鲜蔬果,多饮水,保持大便的通畅,防止颅内压的升高。存在肢体障碍的患者需有计划的进行肢体功能恢复训练,定期进行检查,了解病情恢复情况。

总之,对颅内动脉瘤患者进行有效的护理干预,可以有效减少并发症的发生,促进患者早日康复。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

浅析颅内动脉瘤的介入护理干预【2253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075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