毕业论文

打赏
当前位置: 毕业论文 > 医学论文 >

提高护理學基础理论課与实训課教學质量【1865字】

时间:2023-05-31 21:39来源:毕业论文
提高护理學基础理论課与实训課教學质量【1865字】

提高护理学基础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质量

3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6-02

中职护生生源


提高护理学基础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质量

314文章编号:1004-7484(2014)-06-3256-02

中职护生生源地偏僻,基础知识薄弱,许多护生存在学习方法不当。学习兴趣不浓厚。学习习惯不良等问题,造成护生学习主动性不足,学习效果较差。但参与意识强烈,容易对新鲜。论文网有趣的刺激产生兴奋,对新事物。新观念易接受智力素质并不差。护理专业教师应采用多种教学方式,激发护生内在的学习动力,帮助护生学习创造了条件,明确了努力的方向,端正学习动机和增强自我学习的信心,调动其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教学质量。

1理论课应用多媒体教学法

多媒体辅助教学“是依靠计算机。投影机。激光视盘机等多种现代媒体来实现集体教学的。其优点是:能够化静为动,寓教于乐,培养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能使抽象问题形象化,便于学生对知识点的理解和运用,能节约传统的板书时间,开阔知识面,增强信息量,提高学习效率。护理学基础是护理专业重要的专业核心课程,是一门综合性应用学科,包括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及实践动手能力。传统的教学方式是教师利用黑板。粉笔。教案等,在一般教室进行授课,以教师讲授为主,教师与学生的关系是单向输出“与被动接受“的关系。学生的积极性难以提高,培养出来的学生缺乏创新精神,缺乏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多媒体教学中综合运用了各种多媒体技术,使文字。图形。图像。声音。动画能够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对教学内容的表达更生动。更形象。把多媒体教学手段引入护理学基础教学课堂,可以有效地克服传统教学方法的缺陷,提高教学效果。

1。1研究对象本人讲授的我校2008级护理专业班级及2009级护理专业班级的护理学基础课程为研究对象,其中2008级采用传统教学模式作为对照组,2009级采用多媒体教学模式作为实验组,两个班级教材。教学大纲。教学内容。课时。授课计划等其他教学形式完全相同。

1。2研究方法对两个班级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分析,两个班均有57名同学参加了期末考试,对成绩资料采用双侧检验。

1。3统计分析见表1。

1。4结果对两个班级学生期末理论考试成绩进行统计,如表1,从平均成绩来看,2009级稍高于2008级,这说明采用多媒体教学后,教学效果有提高,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有一定效果。

从变异系数来看,变异系数越大,说明样本值离散程度越大,成绩波动越大,2009级成绩变异系数低于2008级,这说明了采用多媒体以后,学生成绩更趋于平均,成绩更稳定,这也说明了采用多媒体教学方式后,教学质量有所提升。

对表1中的统计资料进行双侧Z检验,计算如下:

Z=84。26-82。446。66÷57=2。06

实验组与对照组没有统计学差异。总体的条件是|Z|<1。96,从上面的计算结果可以得出2009级与2008级两个班存在差异的结论,这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实训课应用分组练习。课堂操作考核

在护理学基础课程中操作技能训练所占比例最大,其教学质量直接影响其他专业课的教学质量。因此,护理学基础实践教学环节是护理专业课教学的重要环节。传统的实训课教学是带教教师课前为学生做好实验用物的准备,上课采取教师示教,分组练习的模式。实训课相比理论课来说,学生易表现出到课率低,学习不认真,操作不重视,练习不刻苦等问题,为了改善出现的这些问题,在原有的教学的模式中加入以小组为单位进行课堂操作考核,由于课堂上马上面临操作考核,学生往往很重视教师示教,并增加练习操作的次数。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会有所提升。

2。2研究方法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1班作为实验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最后进行小组课堂操作考核。

选取2010级护理专业2班作为对照组。该班学生上护理实训课时教师进行操作演示及讲解,然后学生分组练习,教师巡回指导。

2。3统计分析调查结果采用SPSS11。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计数资料采用x2检验,计量资料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以静脉输液操作练习为例,实验组学生在练习完后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以小组为单位抽考其中一名学生,她的成绩代表小组成员所有成绩。而对照组学生不需要进行课堂操作考核。分别记录每位学生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所需的时间,统计结果见表2。

以静脉输液操作练习为例,每一位学生进行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时,对其整个过程进行指导并记录,统计结果见表3。

2。4结果由表2。表3。表4可见:实验组学生分别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练习所需时间比对照组短,具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实验组学生分别完成静脉输液操作练习的正确率比对照组高(P<0。01);实验组学生护理学基础课程技能操作考核成绩比对照组好,有统计学差异性(P<0。01)。这说明在护理学基础实训课进行课堂操作考核有利于提高学科实训课的教学效果。

提高护理学基础理论课与实训课教学质量

提高护理學基础理论課与实训課教學质量【1865字】:http://www.youerw.com/yixue/lunwen_172227.html
------分隔线----------------------------
推荐内容